重慶南路清代稱「府前街」,日治時期稱「本町通」(本町通り)。沿路座落許多中央行政機構,
其中一段與凱達格蘭大道所交之丁字路口便是總統府,其他如法務部、最高行政法院、司法院。
在一段有臺北市立大學、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以及許多書店聚集,故重慶南路一段有「書市」之稱……
重慶南路大部分位在博愛特區內,又因許多重要機關座落於此,故為台灣相當重要的道路。
城中市場所在的街區,清領時期西連艋舺,北接大稻埕,後來日治時期已成為日本人採買日用品的主要商業街道,
光復初期則為高級購物街。歷經清朝以來的移民不斷湧入,位於市中心的城中市場,熱絡人潮從來沒有間斷過,
樣貌也逐漸從三、四十年代的地攤,發展為今日的攤商店鋪,商品則由傳統生鮮蔬菜,轉為以衣飾為主。
城中市場對面巷弄內,隱藏版的美食也不容小覷,屹立半世紀的豆花伯、無名魷魚羹是附近住戶與上班族推薦
的必嚐美食,曾受知名電視節目報導;周記牛肉麵更獲得亞洲最佳美食的殊榮,名揚國際。
台北建城自1884年建城以來,博愛路、漢口街、中華路及沅陵街就是熱鬧的街區。
日治時期,是日人販賣雜貨的商業中心。台北城魅力商圈是有鞋街、相機街、視聽音響街等,北門、台北郵局、
中山堂、台灣省城隍廟、城中市場和明星咖啡館等具有歷史感的地標,讓城內商圈更現風華。
因為沅陵街鞋店街的名號打嚮,相機街的商家在鼓動下,也領悟團結力量大,透過清寰公司的協助,
接著申請政府輔導成立相機街,因為相機的特質,舉辦幾次活動後,相機街的名氣甚至後來居上,
成為台北城魅力商圈的主流。
菅野外科醫院建於昭和九年,為木造日本瓦二樓建築,現開封街第一外科為磚鐵筋混泥土三樓建築,
當為改建之建築,改建時間最遲為民國39年。建築特色為診所配置相當完整,候診、配藥、看診室及病房齊全,
建材之面磚、水平帶、圓弧型之造型俱為當時之時代表徵,
以空間來說,外為診所,內為住家,為當時私人診所之樣式。
室內特徵建材之面磚、水平帶、圓弧形之造型具為當時之時代表徵。
原為日人菅野尚夫經營的菅野外科醫院,戰後 1955 年,由陳春坡醫生購入,並經營長春醫院。
1959 年轉賣給漢口街第一外科醫院方錫玉醫師,經營第一外科診所。
第一外科診所原為木造日本瓦之兩層樓建築,1950 年改為3 層樓磚鐵筋混凝土建築。
目前已將建築立面元素與新大樓建築融合設計使用。
今天的重慶南路,雖然沒有過去的熱鬧,書店也不像過去的輝煌時代是一家連著一家開,
不過,也還是有它的特色存在。
商務印書館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出版社,台灣商務在重慶南路亦有超過五十年的光景,造訪商務可發思古之幽情,
建築外觀也非常值得一看。
接下來則是三民書局,三民書局是台灣老字號的出版社與書店,成立超過五十年,
創業主劉老闆當初從小報攤開始做起,如今則是台灣出版界的耆老。
重慶南路的三民書局有四層樓面,販售之書籍種類最多且齊全,還有其他一般書店少見的學術專業書與政府出版品。
三民旁邊則有歷史悠久的黎明書局與建宏書店。
如今書店一家家的吹起熄燈號 , 繼之而起卻是一家接一家的城市商旅 ;
隨便走走看看, 就有上十家的現代商旅 取而代之 …….
就連商務印書館也在這一波潮流中蛻化。
時代的轉變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