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1481.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明治三十四年(1901),由於北門金德美商號大火沿燒,使得北門城付之一炬。

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為興建火車站站前大路,將東門與南門間部分城牆拆除,爾後隔年陸續拆城設路,也拆毀西門、

南門及其間的城牆,並將城牆舊材轉用為公共建築設施與兵營的建材。

DSC01480.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DSC01481.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DSC01483.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1905年開始,新竹市街就著手整體「市區改正」 的近代化計畫,包含衛生改善、街道計畫和公共建設。

將市街範圍由清末舊城向城外擴張,部分街道仍沿襲舊有,另有一大部分新設街道則成90度垂直相交的格子狀系統

這種西方19世紀近代化的城市規劃方式,已將清末新竹的傳統市街型態引導向近代化城市的型態。

DSC01482.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DSC01484.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1921年公告的新竹市區改正計畫,再次大規模改變市區的結構。

整體街道系統作了修正,以消除竹塹城跡與清末舊市街的街道,使整個市區更接近格狀的道路系統。

新竹第一信用合作社,創立於大正二年(1913) 九月十三日,同年十月一日開始營業,

原名「有限責任新竹信用組合」,民國三十五年台灣光復後更名為「新竹市第一信用合作社」,

民國四十年因行政區域劃分,改稱為「新竹縣新竹市第一信用合作社」,

DSC01488.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至民國七十一年七月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再更名為「新竹市第一信用合作社」,

於民國九十三年四月七日依據財政部函,再度更名為「有限責任新竹第一信用合作社」

DSC01487.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新竹一信在新竹市發跡,本著穩健踏實的經營理念,致力提升服務品質,

因應新金融時代變局與競爭,邁向百年企業,相當值得驕傲,現有總分社十四個經營據點,範圍涵蓋桃竹苗地區,

在臺灣北部金融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成就非凡。

DSC01486.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新竹街圖書館」,是為了紀念當年仍身為太子的昭和天皇裕仁大正十二年(1923)來臺訪問而籌款興建

大正十四年(1925731日完工後,於該年831日開館,且改為新竹州圖書館

二次大戰後,該圖書館改為「新竹市立圖書館」,新竹市降兩級為縣轄市後,又改為「新竹縣立圖書館」

DSC01538.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DSC01537.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洋式建築物,外觀簡潔俐落,立面上的柱子以刻意加強裝飾的磚形條紋,讓建築物顯的穩 重,

上層則採退縮方式留出陽台,陽台上設計短的梭柱支撐屋樑,使得屋頂變得輕盈,更增添下層立面 穩固的對比感。

入口處突出的門廊空間,加寬的門柱與上層的中央雙柱,塑造強烈的入口意象。

立面上強化的立體柱, 配合開窗的虛實變化給人強烈的厚實感,柱頭上的裝飾則象徵著帝國的徽章。

DSC01533.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DSC01534.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DSC01535.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民國七十三年(19843月新竹縣政府將土地與建物標售,最後被新光人壽以6600多萬標得…….

現在則為新光人壽私人財產,未開放參觀。

DSC01536.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位於武昌街110號之「新竹公會堂」,為現今的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公會堂

工程於大正九年(1920) 11月開工,大正十年(1921) 落成,成為當時新竹街民眾集會的重要場所。

DSC01468.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光復後改為新竹縣政府中山堂,民國44年新竹社教館正式開館,

因政府財政困難而臨時借用作為辦公室及主要展演活動場所,之後並陸續增蓋建築物數棟,

至民國98年改為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迄今。

DSC01469.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DSC01470.JPG - 新竹街道歷史建築  再一章

主體建築美藝堂仍為日治時期公會堂時代建築,兩側之柱列為相當精緻的之設計;

第二期辦公室兩側立面皆有保留舊有立面窗開口,東側外廊道保存迴廊拱圈,融合臺灣傳統建築構造與西方的

精緻設計手法,

具備歷史建築之文化價值

可惜保存得並不完整……..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