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五年(1825)相傳漳州人簡江山等來此開墾,並架設坑阱,捕獵山豬等野獸。
凱達格蘭語中坑阱稱為「kona」,似閩南音「槓仔」,因此稱該為「槓仔寮」。
大正九年(1920) 日本人改其名為「貢寮庄」,戰後仍名貢寮。
其東北瀕臨太平洋,位在西北方三貂角山地和東南方雪山山脈東北草嶺之間,地當雙溪河下游入海段。
來此開發者,籍貫以漳州人佔多數,福州客家人、梅洲客家人及泉州人則為少數。
貢寮古名摃仔寮,「摃仔」是臺灣北部的凱達格蘭巴賽語「Kona」的漢譯,原意係捕捉野獸的「陷阱」,
而為了等候捕捉山獸, 在陷阱附近搭建的草寮,就稱「摃仔寮」。
該區早期為一片荒野,是巴賽族人聚落與狩獵之地,時名叫做「Ki-vanow-an」。
1626年,西班牙海軍初到臺灣,航行到今日的三貂角一帶,在此地登陸,遂以西班牙的聖人聖迪雅哥(Santiago)
為所登陸的岬角命名,現在習稱的三貂角就是「聖迪雅哥」音譯而成。
但在西班牙統治這整個三貂地區,巴賽族人也不叫自己生活領域為「三貂社」而叫做「Kivanowan」(基瓦諾灣)。
當時西班牙人在以貢寮區為主之地區設省為「 哆囉滿」(Turoboan)。
在漢人勢力進入這地區以後,「Kivanowan」這個稱呼已不復存在,「三貂」這個名稱卻被保留下來,
並用來當作整個區域的總稱,其他譯名也有稱做「山朝」或「三朝」者。
1773年至1795年,漳人吳沙招募一批墾民來此開墾。寄居本區丹裡(仁里里);
因三十六社平埔族,散處在近港附近,時漢人極少進入,而吳沙通平鋪族人語言,生性任俠、重信用、講義氣,
與先住民通市甚得喜愛。日久一批窮困潦倒漢人前來投靠,並發給每人米一斗、斧一柄。
入山採樵抽籐,於是投靠的人日漸增多,闢地也益廣,
「槓仔寮」也一直沿用的地名。
1895年,乙未戰爭之時,日本的近衛師團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統率,於5月29日(5月6日)自澳底
(現為鹽寮公園)登陸臺灣,並在澳底設立行宮(即仁和宮現址)。
日治時期本區才改名為貢寮庄。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大日本帝國無條件投降,
中華民國蔣中正總統委派陳儀為臺灣省行政長官接收臺灣後, 光復後改稱為貢寮鄉。
目前則配合升格為新北市貢寮區……..
貢寮舊街是冷清的老街,有些古色古香的木板門外,其他就是很後巷的感覺。
也許是假日的關係,有商店但都沒營業。
尤其碰上天候不佳的狀況 , 少去了前往草嶺古道的遊客,
舊街顯得更為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