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港開發頗早,昔為台灣中路海運之要衝,舟楫林立,為固海防,港口備置火炮台。
舊有塞門為其港務中心,東西、南北二街,郊行酒館比臨,繁華一時;光復後,港口機能消失,冬天
北方吹北汕地區的海砂堆積於港口,甚至掩蓋至港邊民宅的屋頂。
所以在民國40年左右沿著港邊蓋了一道2、3米高,長約200公尺的防砂堤,
此堤甚為壯觀,至今保存良好,值得參觀。
大安港取名的由來據說是因為船隻可以望見鐵砧山,直駛入港,平安抵達,故稱之大安港。
清雍正九年,大安港建設為貿易港,可見當時港寬水深,聚落繁華……
相傳明末時大安港稱為「海翁窟港」。
「海翁」即指鯨魚,據父老相稱大安港外海常見鯨魚浮沉,猶如港外小島。
也有人認為鯨魚是指大甲鐵砧山,因航行外海的船舶,找入港指標,首先映入眼簾是鐵砧山,
鐵砧山外型如同一隻鯨魚立在港邊,故稱大安港為「海翁窟港」。
清初則稱為「螺施港」、「勞絲港」等名。
(謝宅)
「螺施」即以螺殼上之迴旋紋譬喻。昔日凡入大安港的船隻出入,需走沙汕中的深水道,
航行繞轉,因而得名。
大安港鼎盛期(乾、嘉年間),據說每日出入帆近百艘。塞門並設有大砲,以防禦盜匪侵襲。
腹地北至苗栗,東達豐原,貿易主要貨品,出口以米穀糧食為主,進口則以鹽、石灰、建材、
瓷器,布料即日常用品等。
目前在聚落中; 中山北路以東稱為海墘厝。以西則稱為大安港,即昔日靠近海關一帶稱之。
本地望族謝家、吳家,至今房屋已荒蕪傾圮,子孫前去他鄉發展,殊為可惜。
但走一趟聚落及舊街道,可想當時百業林立,仍可一窺大安港昔日之繁榮景象。
大安港謝家為清朝時期的鄉紳,
謝秋老,曾為清七品官,從住家西邊到海頭,還有一大片土地,往東到吳宅一帶皆為謝宅範圍。
當時在地方為鄉紳,和安宮建廟沿革誌記載,謝秋為地方事務主其事者。
謝家設有隘門,配置有大槍,防範宵小土匪的搶奪。
當時海關就設在謝家圍牆內,至今海關的遺跡仍存在。
大安鄉誌載:『謝秋,里人皆稱為「秋老伯」,道咸年間,本鄉大安港之名望家也,
曾任竹南三堡、四堡總理。其先世謝孝欽,為大安港巨賈,當時大安港口行政機關「塞門」,
即設於謝家,可見其勢力之一般。
謝家除了一道卵石砌成的前門與後門,只剩一片古磚牆外,格局顯得相當凌亂…..
已不見舊時豪門庭院之氣派。
吳宅位於謝宅對面…..
昔日主人吳三天,在大安港經營棧間(郊行),又任大安庄協議會員及海墘厝區總代多年,
不但為商場巨擘,亦為地方聞人。
目前吳宅已傾圮荒廢,除了門楣上「延陵衍派」字跡猶存,
磚樓旁的巷道古磚,磚寬且厚,其滄桑更顯示歷史痕跡與當時富豪之景。
有資料記載: 吳三天年甫弱冠,於大安港經營郊行,擁有船隻並與大陸沿海各地通商。
中年後,創設 「萬裕」米行,被任為米穀公會委員。
大正九年起,任大安庄協議會員及海墘厝區總代多年。
卒於民國36年,喪禮場面盛大隆重。
其後代子孫於 七十年代陸續搬離祖厝後即荒廢至今。
按: 延陵吳氏源于姬姓,是以國名命名的姓氏。吳王有三個兒子,太柏、仲雍和季札。
小兒子季札頗有才幹,因此吳王打算讓季札當繼承人。季札不與兄爭位,而出遊,居延陵
(江蘇武進),後代子孫稱之為延陵吳氏。
這就是門額上延陵衍派的典故……
(部分資料引用自: 大安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