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開發大嵙崁東岸的漳州及移民,為了祈求平安避免災厄,逢年過節都會前往埔頂的仁和宮
祭拜開漳聖王。但是前往仁和宮需要渡過大嵙崁溪,在中元節及端午節常會受溪水暴漲而無法成行。
早期在這段期間會迎請二王公來讓大家祭拜,過一段時間後再送回仁和宮,
但每年重複迎請與送回,對信眾而言十分不便。
於是嘉慶十八年(1813)李炳生、呂蕃調等人便倡議興建福仁宮,迎仁和宮的開漳聖王殿尊
(二王公)建成福仁宮。
咸豐十一年(1861)林本源家獻地擴建廟宇,增祀天上聖母以護佑往來船隻平安,並增添三官大帝、
玄壇元帥及其他諸神,逐漸成為區域信仰中心。
同治十二年(1873)由歷次醮務集中元結餘金增建後殿,名曰天后宮。
光緒二十年(1894)再修建,民國五十九年再度重建整修,
民國七十年歲次辛酉慶成建醮完成現今廟貌、巍峨宏偉、美侖美奐。
福仁宮的正殿主祀開漳聖王,左龕祀定公古佛,右龕祀玄壇元帥;左廂祀巧聖先師,
右廂祀財神爺;後殿主祀天上聖母,配祀註生娘娘、池頭娘娘。
昔日大溪皆以詔安縣人最多,其次為南靖縣,所以南靖的鄉土守護神玄壇元帥被祀奉在
福仁宮正殿右龕,也可以理解。而汀州的鄉土守護神定公古佛在福仁宮的地位僅次於開漳聖王,
就有值得推敲之處。
這正驗證了閩粵移民間的大和解…..
福仁宮前殿正門入口處高懸「漳江遺愛」匾額,左右三川門邊陳列精細雕刻古色古香神轎,
西壁壁上顯懸本宮事蹟石碑;其中有同治二年由地方士紳公議維持地方安寧之「公議嚴禁」
條文各款,為開啟居民自治精神之先範。
殿上懸有歷代名人匾額,其中又以清道光五年「靈著閩邦」、同治十二年「護國佑民」
及光緒元年「惠我無疆」諸古匾額最為珍貴。
位於和平老街西北端的普濟堂,奉祀關聖帝君、浮佑仙祖、九天司命,尊稱為「三聖恩主」,
配祀文昌帝君、延平郡王。
普濟堂的前身可回溯至大溪街上江姓氏族的私人信仰,
該族先人自大陸奉請關聖帝君、關平太子及周倉將軍三座神明金尊奉於私宅;約在日治時期
明治30年代左右,大溪居民王天恭與福仁宮廟祝李才旺兩人,聽聞苗栗沙坪有三聖恩主神靈顯赫,
經地方仕紳江序益倡導分迎香火至街上設立普濟堂並副設鸞堂,
除扶鸞降筆外,還有宣講聖諭,倡導義渡、義學及捐棺等公益事務,信徒多達三、四百人;
明治40年(1907),江序益、呂建邦、江健臣、江次全、黃希隆、鍾會南等多位地方仕紳共同
發起建廟,建廟後並成立經理人制度管理廟務,原本鸞堂信仰中的扶鸞結束,開始朝向公眾
廟宇發展,並透過每年農曆6月24日的遶境儀式不斷擴張其影響力及信仰圈,成為大溪鎮及復興鄉
重要的神明信仰,
普濟堂採南方建築,前、後簷頂翼角裝飾各式剪黏,祥龍獻瑞、雙鳳含珠、栩栩如生、巧奪天工的
瓷片構形,色彩鮮活明亮、瑰麗耀眼,飾以福祿壽三星,象徵其仙遊人間、賜福黎庶之寓意,
間或點綴叢林、花鳥、人物各種圖案,手工精巧、細膩,甚具慧思。
一項遶行範圍廣及兩個行政區域的神明遶庄儀式,
更是全鎮每年最重要的宗教慶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