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壁地區的開墾雖可追溯到明鄭時期,但真正具規模的開發應該是在隸清之後。

根據輿地纂要的記載,此處漢人的拓墾大抵是自倒風內海溯八掌溪或急水溪而上開拓,由於

溪流可直接上溯至下茄苳,因此下茄苳自然成為早期後壁地區最重要的發展據點之一。



根據台灣府志記載: 下茄苳在清領初期即已成庄。 此外,下茄苳並設有下茄苳汛,置把總一員,

步戰守兵八十五名,管轄包含至茅港尾(下營鄉)的三汛、四溏。

設汛因由主要是地點適中……

諸羅縣志稱:「下茄苳縣治由大路往郡至此三十里,南至茅港尾道里各半,西出外九庄,東聯哆囉嘓;

地方遼闊,為適中之地。」


到了康熙末年,下茄苳莊內已出現下加冬街,更為附近官民納租繳糧之處,其發展可謂快速。

此時的下茄苳街應是附近區域的主要街肆,並為山、農產市集。 而在這些前提下,下茄苳庄內的

泰安宮也進一步成為附近三十六庄的信仰中心,轄域包含今後壁、白河、新營一帶。

當時的下茄苳是後壁及白河地區的地區中心,繁盛一時,

但之後,白河的店仔口街興起,下加冬街自此漸趨式微……


後壁站開業時間在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五年(1902)4月20日,當時稱為「後壁藔乘降場」,

據說後壁車站興建時,車站附近一片荒蕪,罕無人跡,後來黃冬(黃崑虎父親)及其兄弟在此

共同經營「黃振興合資會社」,召僱海口人來此耕作後,才逐漸形成一個新村落人稱「車頭村」,

之後車站附近逐漸繁榮起來,進一步成為現今後壁鄉的商業中心。




黃崑虎的古厝即位於後壁車站對面不遠之處 ……(請參閱另篇)

車站前後殘存的三合院古厝




但現存的車站本體係日治時期昭和十八年(1943)嘉南大地震時,因站房傾斜,地震之後遂

改建為現有樣式,牆身仍為木造,外觀為雨淋板,基座則是洗石子。

民國92年7月,前台南縣政府為呈現車站新的風貌,在後壁車站前廣場進行景觀美化工程,

後壁鄉公所並於民國97年,塑造4位「無米樂」主角的人物雕像,作為後壁鄉入口意象,

彰顯後壁人苦幹實幹愈挫愈勇的打拚精神…….


仔細瞧瞧車站裡面的陳設,車站上的門牌,還保留著鄉下地方常見的舊式樣貌。

至於舊的售票窗口已經拆掉,換成新式的售票口,行李託運處也改成了自動售票機。

令人惋惜的是,候車室中央新設的座椅,取代了原本傳統的木造座椅,

幸好兩旁沒辦法拆除的木造座椅仍被保留下來。


後壁車站為台南市境內最北端的車站,隔臨八掌溪。2005年3月18日公告為歷史建築。


1901年4月20日設站於水上鄉水崛頭 (即今水上站),1910年配合南靖糖廠設廠運糖業務,

將車站遷移現址,1920年稱為水上站,1941年12月大地震時站房倒塌,1943年改建竣工,

改稱為南靖站。

南靖火車站於1942年以水泥建造,正門向內縮,右邊廁所的造形與站房搭配,相當有趣。

站內候車室,皆為木造,售票口、座椅乃至窗戶等木造製品,歷經歲月洗禮,顯得古色古香。


本站重建時間位於二戰末期,當時因物資缺乏,故採用是一種仿磚石牆身的西方木構造形式。

此種構造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完成外觀較雄偉的建物。

車站內廣闊的站場更訴說著從前光榮的歷史。


此站為嘉義縣最南端的車站,車站南方即為嘉南分界的八掌溪。

短短幾公里的路途 ,

已在不知不覺中跨越了不同的縣市……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