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5月13日,修正「總督府各級學校官制」,台北師範學院劃分為二校,原臺北師範改稱
台北第一師範學校,另設台北第二師範學校,第一師範學校維持在前師範學校原址(今公園路) ;
台北第二師範學校則移至今和平東路的前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現址。
原「大安公學校」則成為台北第二師範學校的附屬公學校。
該校自1905年創校以來,至今已經改了十一次校名,
其中1927年成為台北師範學校的分支單位後,有六次校名是跟著母體學校變更。
最近一次(2005.08) 則是隨改制將原來的「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改名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校園內建築物共有行政樓、慈暉樓、修德樓、自強樓、勤學樓、至善樓和登月樓等七棟,
辦公室集中在日治時間興建的紅樓(行政樓)、一二年級在自強樓、三四年級在登月樓、
五六年級則在修德樓,圖書館設在勤學樓,而至善樓是學生雨天運動、集會或老師開會
的主要場所,慈暉樓即輔導室。
以上建物有的老舊,但卻都有一定的維護。
行政樓建於日治時期,可由其建築語彙大致看出;
只是多經整修,較細膩精緻之處已不多見…..
校門內右側的花圃間立有御大禮記念碑,
說明其前身正是「大安公學校」。另一塊則是十周年記念;
均具有文史價值….
大安區最早被稱為大灣庄,因其位在大安與松山交界處的灌溉設施成彎曲狀而得名,
後因來自福建漳州的漢人在此修築了大安圳而改名「大安」,意指安定吉祥,
由於此區大多數的移墾者為福建泉州安溪人,因此又有「偉大安溪」之意。
此區最早為台北市的農業區,約在清領時期,大安區內就已形成了大安、頂、下內埔、
六張犁等四個聚落,自大陸福建渡海來台的陳姓、林姓、周姓、廖姓、凌姓等數家大戶,
都各自擁有一屬於自己的田產。
當年因漳州人郭錫瑠為了要開墾荒地成農田而修築的瑠公圳行經於此,而促使了大安
各庄的地方農業發展繁榮興盛,而成為了台北市早年主要的農業區。
戰後對於此地行政區的劃分及命名,遂以「大安」作為區名。
自日治時期開始,日人在此區內建立了多間學府,促使大安區從農業區轉為文教區;
「公學校」在日治時期給臺灣學童就讀的學校,而日人子女一般則就讀「尋常小學校」。
其實台北市曾有過兩個「大安公學校」,
第一代的大安公學校創立於1905年,1927年改隸台北師範學校,後為現在的國立
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即此篇所指的實驗國民小學…..
第二代的大安公學校則是指創校於1929年,
位於臥龍街上的市立大安國小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