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台灣大多數的大城小鎮,善化最熱鬧的老街即是中山路,沿路都是開了數十年的老店家,
巴洛克式的老建築、紅瓦的屋頂,使善化老街看來古色古香,充滿歲月遺痕的建築散發濃濃
古意,這條老街見證善化百年歷史,也吸引遊人探訪。

善化老街,早年稱灣裏街
日治時期開始就是南部消
費中心,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商圈開始往中山路以東拓展。


隨著興建烏山頭水庫、設立善化糖廠,使善化老街商店更形繁榮,加上早期火車交通便利,
鄰近的麻豆、大內、新市、安定等地民眾
也來到老街採購必需品,繁榮可見一斑。




善化區所在,原為平埔族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目加溜灣社(Bakaloan的活動領域。
162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派人到此地採竹,被族人擊退;1635年,公司動用武力,
族人不敵,遂以椰子、檳榔等物謝罪,接受荷蘭殖民當局管轄。



此後,荷蘭當局開始在此地設置學校、教會,並鼓勵漢族移民到此開墾,種植甘蔗、稻米。


明鄭治臺時,在此地設立「善化里」,歸天興縣管轄,並派軍隊到此屯墾。





在清領時期,此地因位在曾文溪河道轉彎處內側,得名「灣裡社」;
後因漢人逐漸聚集發展出市區,改稱「灣裡街」,屬於臺南府安平縣,設有「巡司」統轄。




日治之後,明治二十八年(1895)殖民當局先在此設置「曾文兵站司令部」;
明治二十九年)劃歸
灣裡辦務署」。
明治三十一年(1898)編入「大目降辦務署
」,改為「灣裡辦務支署」。


明治三十三年(1900)實施街庄社制度,分善化東區及西區,設區長統轄;

大正九年(1920)合併為「善化庄」,置「庄役場」,由臺南州新化郡管轄。

昭和15年(1940)617日升格為「善化街」,設「街役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國民政府在1946年將之改為「善化鎮」…..



清中葉,漢人大量移民至此,且多居於今三民路一帶,
漢人增加後,平埔族社民受經濟、習俗等壓迫,逐漸移居至大內鄉鳴頭、頭社一帶。
到清末,此地所有居民悉清一色為漢人,尤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由進學路、文正路交點至溪尾一線為新社溪街,是古時目加溜灣社舊址。

話說在清中葉,灣裡溪街被大水沖毀,當地人皆搬到新社居住,因而形成新社溪街。 



 

新社溪街在清末已然店鋪林立、熱鬧非凡,

但日治期間,縱貫鐵路及縱貫公路相繼開通,社內街已逐漸式微,今已無跡,
其重心已移至中山路一帶。

善化老街保留了一些日治時期「街道改正」計畫所建造的仿巴洛克式風格山牆,




雖然不若新化老街整齊一致,不過仍可逐一探看。

正立面幾何圖形及線條之外,不少店家還留下姓氏及堂號,有東寧、西河、
濟陽、燉煌、安、洪等等,雖已歷古稀之年,仍保存得很清晰。

其實, 善化老街也保存有不少舊式建築,自有其城鎮魅力,
如果能夠複製新化老街的經驗,讓善化老街發展成歷史街道景點,

同樣能賦與其嶄新的生命…..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