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區名的由來,源自境內昔日平埔族番胞北投社社名。北投原為凱達格蘭番社所居,
明天啟年間,沿河番社已有二、三百戶人家,除漁獵外,並挖硫磺為生;永曆年間,鄭氏為
防清兵進攻,曾遣將進駐雞籠、淡水,並開築關渡至唭哩岸通路,在唭哩岸一帶大肆屯墾,

從此淡江兩岸平野,時有漢人蹤跡,唭哩岸乃成為漢人在台北盆地最早開發地區;
清康熙年間,郁永河由福建來北投採硫;乾隆年間開始發展為莊,北投莊因而得名。



之後漢人來台已眾,台灣北部遂逐漸開發,但北投硫磺為人用以私造火藥,嚴禁私採;
直到光緒十一年台灣建省,巡撫劉銘傳大興實業,硫磺因而開禁,年產大增,從此北投
人口增加快速。



清代末期隸芝蘭二堡轄內;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 改隸台北州七星郡北投莊轄域。

日治後,復積極開發北投的溫泉,使得北投成為繁華之地。

昭和十六年(1941)升格為北投街……



北投一帶原為平埔族北投社社址,平埔族之 Patavw即「巫女」之意。
康熙中葉,有泉州人洪、
陳二姓入墾。

『北投老街』在過去北投的發展中,舊地名即『北投』,也有人稱為『北投』,
以有別於磺港溪以北、大致以捷運新北投站為中心的『新北投』。





清代及日治時期,「中街仔(即今中正街)商店林立,街市繁盛,尤以明治三十四年
1901
),淡水線鐵路完工通連,北投設站,站前的光明路與中正街,更加繁榮。




捷運站出來的光明路,就是100 多年前把遊客到溫泉區的主要道路;

北投聚落的發展,從分佈於淡北古道沿線的發展,沿著光明路延伸到『新北』……


 


頂店指大同街、豐年路一帶,清代時因設有店舖,故名之。

下店又稱中街仔,即今中正街,與頂店同為清代北投最早興起的街巿。




北投老街上,在大正年間所改建的牌樓立面,參雜了「巴洛克」建築風格。

立面上頭的山牆為圓弧形,左上方的收頭配合圓弧形的整體造型,呈現圓球的形狀,
右上方的收頭則已經消失,山牆中央的花紋也是用剪黏裝飾的。


大正八年(1919 年)下店東口(店仔口今民生巷)興建北投市場(又名舊市場)
以供農
產品、魚肉之交易,為北市歷史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之一。





巷道中殘留的老建築,如光明路、大同街口的二樓建築,「北投運送店」、中正街的
「大榮車行」、中央南路一段47 號的老豆腐店等,
依稀
訴說這片段的歷史。

 


馬偕博士
於1872年三月九日遠從加拿大渡海來台,從淡水上岸,開始他的宣教、教育、
行醫服務社會等工作。



之後於1876年三月二十一日在北投設立一所平埔族佈道所,約在今北投國小附近,
並於1891年正式購地建立教堂,原址位於北投的「番仔厝」,1912年遷建現址。

北投長老教堂,大正初年(1912)六月建造,建造人是吳威廉牧師。
雖然看來平淡不起眼,但距今已有八十九年歷史,是「北投社」。

走進北投教堂仔細一看,會發現它特有的建築風格。



教堂紅磚和木屋架構而成,有英國鄉下小教堂風格,正面中央有一入口,
其上有弧形及三角形結合的山牆。

外牆則採用下寬上窄的耐震扶壁,磚柱可見洗石子橫帶裝飾,女牆欄杆柱上置小球,
表現簡化的「東西合璧」的建築特色。



日治時期,北投教會曾一度被徵收作為倉庫之用。
 

北投長老教會」儼然是老街中最代表之建築…..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