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平原的東方海岸,昔日多慣稱其為「寶桑」,後才逐漸改稱「卑南街」,大正八年(1919),
以此地位於台灣之東部,而正式改稱此地為「台東街」。「寶桑」之名應是譯自當地原住民語,
至於「卑南街」之名則是因台東平原舊時原本即多慣稱為「卑南覓」而起。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前山的「水底寮」(今屏東枋寮鄉)有福佬籍之移民鄭尚,設法橫越
中央山脈而遷移至「巴塱衛」(即今大武鄉大武附近),並與當時之卑南覓社族簽訂和約,擇居於
寶桑」一帶,之後更與附近諸族之人進行往來交易,又傳授耕種之法,




之後, 漢族移民移居此地者陸續接踵而至,此地之後亦成為迴航海路而廣為運輸貨物者。

清同治末年時,此地已大致形成約有多達五十戶人家定居之市街,
此即移民定居山後之濫觴,亦是所謂「卑南街」之前身。





清光緒元年(1875)此地再成為新設「卑南廳」之地,清光緒十三年(1887)設置台東直隸州
並於此地漸漸增建新市街,於是開始出現「卑南街」此一名稱。




此「卑南街」乃是由俗稱「馬蘭街」、「卑南街」以及「新街」三街構成;
所謂「馬蘭街」乃建於阿眉族「馬蘭社」的故址之上,「卑南街」則創建於清光緒十三年置州之後,
至於「新街」(「卑南新街」之簡稱)則應是創建於置廳之後。



日治初期, 台東廳所轄區域,等於清治末期台東直隸州轄境,
東至紅頭嶼(蘭嶼)、西至卑南主山、南至阿朗壹溪、北至大濁水溪(和平溪)。

明治四十二
(1909)10月,劃
出花蓮港支廳和璞石閣支廳兩支廳轄區,設立花蓮港廳
行政區域大為縮小,僅相當等於今日台東縣轄境,

台東廳之建制直到台灣光復 (1945) 改為台東縣迄今。


日治時期的台東廳台東郡包括台東街、卑南庄、太麻里庄、大武庄、火燒島庄(今綠島鄉)
以及未設置街庄的蕃地(今蘭嶼鄉、金峰鄉、達仁鄉
) 等 . . . . .




現存的日治街屋多集中於中華路一帶, 可見此區為昔日熱鬧的街區所在

位於街角的東和外科算是其中的代表建築 . . . . .
一些知名老店也都集中在其附近一帶。



今日的鬧區已漸轉移至中正路一帶

走一趟中華路, 依稀可見舊街的風情 . . . . .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