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興昔日稱十六份,因山區盛產樟木,早年先民在此有十六座蒸餾樟腦之爐灶因而得名。
縱貫鐵路全通前的明治四十一年(1908)324日設置十六份信號所(只辦理列車交會)
至昭和五年(1930)41日才開辦客貨運,並改名十六份停車場,今站場斜坡上仍然可見舊名。



舊山線」是台灣西部縱貫鐵路的一部份,
因為民國八十七年停駛,一連串的保護舊山線的活動自發地展開;



因為這段鐵路不僅有沿路最美麗的山林景緻、有海拔最高的火車站、有氣勢磅礡的斷橋,
其工程的成就與百年來精采的歷史遭遇,也都憑添這段鐵路除了交通功能以外的文化價值,
這段鐵路的興建與中部地區的產業與人文環境的成長亦是息息相關。



三義站為進入舊山線的北邊起點,位於縱貫線159.6公里處,是新舊山線北端切換的起點。
舊山線於1903年築到這裏時,為了克服爬上十六份(勝興)最高點前的大坡道,一出三義站
便以盤山展線方式進入綿亙的山區…..




勝興車站標高海拔402.326公尺,位於台灣縱貫鐵路最高處,
民國88年被指定為苗栗縣縣定古蹟。

勝興車站現存的木造站房於大正元年(1912),全部以福州杉為建材,
其特別之處,在於整幢建築每根樑柱桁桷,均用榫頭與榫眼結合,沒有使用一釘一鏍。





屋簷成鋸齒狀,並以八卦和矛頭等造型裝飾樑柱,極為獨特。  

據當地耆老說,勝興站房設計上之所以配置尖峭屋頂、鋸齒屋簷,樑柱飾以八卦、尖矛,
與當地的風水傳聞有關。





車站所在地附近有九座山頭環伺,勘輿學上屬「虎」穴,是處靈地,日人藉此
造型加以鎮煞,
另有一說,八卦和矛頭具有避邪的作用。 






勝興車站興建將近百年歷史,由於歷經兩次大地震皆未受損,保養得宜,至今其主體結構、
格局和材料大多維持原貌或原材料,現已成為台灣鐵路老式車站的典範,

也是舊山線鐵路中,最具歷史文化保存價值的車站。


昭和十年(1935)年的「台中州大地震中,勝興車站是該地區唯一未受損的車站。

勝興車站」站內月台有一座紀念碑,標高四百零二點二三六公尺。





昔日的三等站,卻成為今日懷舊的美麗景點,假日遊客如織,


小站古樸風貌與現代身影交錯,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風情…..



正因為其處於僻壤山坳之間,

因而能完整呈現出昔日的風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