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文獻指出,新竹客家先賢 <林國寶>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積極開發冬瓜山老街,隨後諸多先民
相繼前來經營開墾。自噶瑪蘭時代,由於發達的水運自冬山河沿利澤簡港經珍珠里簡,至冬瓜山街上,
冬瓜山老街便扮演著冬山鄉樞紐的角色,凡稻穀運輸、民生物資補給,皆以老街為集散地。

冬山河初期水運為主,歷經日本與國民政府經營統治後,陸續開通鐵路、公路,
加速羅東市區的發展,進而使冬瓜山老街失去原有優勢、而走向逐漸衰微,

近年地方成立冬山鄉形象商圈協會,以「新文化窗口」的身份重新讓大眾認識冬瓜山老街




位於冬山火車站附近的冬山老街充滿懷舊在地風情。
在船運興盛
的年代,這裡也有過繁華光景,為了恢復昔日風貌,老街經形象商圈改造活動,
有不少新店家進駐,希望吸引更多觀光人潮。


造型獨特的冬山火車站南鄰新馬站,北鄰羅東站,斥資改建後,堪稱冬山地區新地標…..




冬山老街形象商圈在八十九年成立推動管理委員會,
在經濟部
商業司協助下,先作商圈招牌的設計製作,之後進行商圈硬體舖面的設計與建築施工。


在硬體完成之後,如何在軟體商品的特色營造,及販售空間結合特色商品的意象設計,
讓冬山老街形象商圈的產業再起,繁榮地方。










清嘉慶十五年(1810)祖籍新竹六家的仕紳<林國寶> 奉台灣府楊廷理「詣蘭諭」;
林秀春、范阿兼、羅天祿等各率壯丁墾殖噶瑪蘭溪南之土地,其中林國寶分配開墾冬瓜山
及中興庄,開墾荒地成良田,並開鑿水圳二道「林寶春圳」及「林吉記圳」,
對冬瓜山的頁獻極為顯著…..



冬山老街上的「定安宮」殿中所供奉之開基天上聖母即為當時護佑先賢開墾之神尊。
另殿旁供奉的先賢牌位 < 誥贈奉直大夫 肇基墾主 林府國寶 生慶印 號體玉 祿位> ;
即是林國寶後代為之所立之長生祿位

當時時空背景遺留於此,當地居民供奉至今,以感念先賢之德澤。





位於街尾的「冬山舊橋」竣工於日治時期昭和五年(1930);
為蘭陽
平原上少數仍保存下來之日治時期橋樑之一。



冬瓜山橋是由鋼筋混凝土柱樑所支撐,橋墩基腳並疊砌石塊以減少水流對基腳之破壞;
護欄採用連續之拱形開口及圓形橋頭柱,表現出典雅之氣氛。

現做為連接舊街與台九省道動線之一,但多以機踏車及行人為主,
在交通運輸上之重要性已不如以往。



橋體保存尚佳,但西北側護欄因橋體沉陷已有些許傾斜,且橋頭柱有損壞情形。

橋附近設有平台,應是昔日渡頭之所在?




冬山老街,在新的農業休閒文化思維之下,
冬山河的河運功能未來將朝休閒旅遊功能,取代以前的貨物運輸功能,
冬山農會在中正路設置旅遊服務中心,搭配冬瓜山火車站,冬山河森林公園的陸續完成,

加上老街計畫呈現的農特產特色,

未來將成為休閒農業文化的一所重鎮。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