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是台灣早期明末清初所興起的港口市鎮之一,因其瀕臨倒風港內海,遂漸成海陸通商要港,
居民以海船直接與大陸諸港貿易,繁華盛極一時。台諺:「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可見鹽水
早期市街的興盛繁榮景況。

所在的港口昔時稱為「鹽水港」,是海港,又是河港。

明永曆年間(1662),即在今舊營里與後宅里一帶拓墾,漸成聚落。

清康熙末年(1712),陳氏二人招佃入墾荒地,漸成市街,形成了「圭壁庄」或「大奎壁庄」,
此乃鹽水港街的前身。

 

諸羅縣誌記載:「鹹水港街,屬大奎壁莊,商賈輳集」,
時至嘉慶、道光年間,為本鎮市況最鼎盛時期,現矗立於中山路上的葉家八角樓,即此時期之建物;
因街區的東、南、西、三面環水,狀似新月,故地名又稱為「月港」或「月津」,

爾后械鬥、戰亂頻仍,鹽水四周遂築城垣,以保鄉里,設東、西、南、北四城門。

然十九世紀下半期後,河川泥沙淤積,港口機能漸失,加上當時惡疫蔓延,使此曾繁華的河港城鎮
,走向衰微,終成為一個村落街市;

日治時期,地方仕紳唯恐鐵路之修築,將破壞本鎮之地理風水,再度錯失成為交通樞紐的契機,
於是鹽水由一港口都市衰微至一村莊街市;


而今可引以為傲的,僅存「鹽水蜂炮」的慶典,是此一古老城鎮所保留下來的特有民俗文化。

大奎壁庄為嘉義、台南間水陸之一重要轉運站,據說當時船隻雲集,街市橫貫水溪,且海水深流。
港務鼎盛,人煙稠密,據傳曾達五萬人口之多,藏興街面倚港口,為斯時最繁榮之街道。

日治時期(1935) 街區經過重新規劃,商業中心遂由護庇宮一帶,北移至現在的伽藍廟(三福路、
朝琴路、中正路三叉路)及市場一帶。

改造後的街道寬闊,店舖建築整齊,建築表層採洗石子方式、門楣樑端整齊平直、商號名稱講究
水泥浮雕、大樓上層牌坊有浮雕作品或幾何造型……這種建築被稱「巴洛克」街屋建築。

鹽水港的一些經改造的老街至今仍保存相當多這類建築,尤其是老布街(現在的三福路),
媽祖宮街、中街、伽藍廟街(三街今名為中正路),竹仔街(今朝琴路)等老街。


中正路在清代被分成三段,最北為前街,今三福路、朝琴路、中正路交叉口處,因有伽藍廟,
又稱為「伽藍廟街」,因位在鹽水三條主要道路交會處,商業活動十分興盛。

最南邊因有護庇宮(媽祖廟),故又稱媽祖廟街
位於中山路黑貓酒家間的路段,因位在伽藍廟和媽祖廟香境的交界,故稱為中街或半街。

至於被稱為後街部分即今中山路,過去因位在月津港後面(北面)的街道,故名後街,
郵局、電信局、八角樓都在這一帶。



鹽水曾是個繁華的城鎮,不少名人望族培育後代學醫,另一方面,外地學醫者也聚集此地開業,
日治時期起,不論是出身鹽水或到鹽水開業的醫師為數眾多…..


早年診所幾乎都集中於布街、伽藍廟街至中街等本地最熱鬧的街道上,例如伽藍廟街的有
<楊贊勳>及陳宗能的醫院,布街上則有陳恆通、林清輝、葉秋源、張榮宗等名醫分別開設診所,
若加上市場口對面的芳山眼科,幾乎間隔數間街屋就有一家診所,可以想見當年這裡是鄰近
村落的醫療重鎮。

如今,這些街屋或已拆除改建,或承租給業者做為餐飲店或服飾店的店面,

僅管如此,仍然掩藏不住曾有的風華。

保留清代市街樣貌的, 則有橋南老街,
另篇再說明…..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