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公會堂」位於鹿港鎮埔頭街七十四號。早年由於與大陸的貿易頻繁,郊行紛紛成立,廈郊商行
遂興建<廈郊會館> ,並於會館前興建<萬春宮>,供奉蘇府王爺。地處鹿港老街的出口處,銜接南靖宮
、新祖宮至天后宮,對整個鹿港老街來講,前方廣場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戶外活動空間….

日治時期拆除原有的萬春宮, 改建為<公會堂>,光復初期改名為<中山堂>,之前則作為<鹿港老人會>,
目前則已經整修並改造為一處藝文中心,不定期舉辦靜態展覽與動態表演,串起鹿港老街與天后宮的
人潮,成為集結人氣的藝文特區。

公會堂前的廣場則規畫為動態的表演區,讓民眾可以在此歇腳並觀賞小型的民俗或音樂演出。

日治時期的大正九年(1920),第一任的鹿港街長<陳懷澄> 將其祖父<陳克勸> 與廈郊商人集資興建
的<萬春宮>與<廈郊會館> 拆除,規劃興建一公會堂, 以供當時的鹿港街民聚會使用。

之後,公會堂於昭和三年(1928年)10月動工,工程費用約15650圓, 其中11000圓由街役場支付外,
餘款則由如辜顯榮、鹿港信用組合、新高製糖會社、明治製糖會社溪湖工場等仕紳商賈捐款。

戰後,公會堂改稱「中山堂」,為鹿港鎮公所所有,曾做為中國國民黨鹿港區黨部辦公室使用。
民國六十九年(1980)地方居民募款重修公會堂,隔年120日正式使用,成為老人會館。



鹿港公會堂最近一次的修復於2007年進行; 完成後於2010313日作為「鹿港藝文館」之用。

在老街中提供一個藝文展示的場所….

公會堂為鋼筋混擬土造,屋架採木結構與鋼桁架搭配而成,屋瓦為水泥瓦,外牆則飾以洗石子。



其建築特徵以歇山屋頂之山尖作為正向立面,二樓中間開圓拱窗外,兩側則開方形窗,形式簡單。
建築物的平面為一般鄉鎮公會堂形式,前側上下二層屬於辦公空間,集會堂的部分則為挑高作法,
左右兩側皆設有拱廊。

民國89714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假日時,館前的廣場是遊客群集的地方….

喧騰而熱鬧。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