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曾文溪在昔日稱為灣裡溪、漚汪溪,道光年間改道,始如現在由西港南方流入海域,
三百多年灣裡溪, 漚汪溪與台江內海所形成成的蕭壟半島一帶,散居著平埔族西阿拉雅人,即為
<蕭壟社>,與麻荳社、新港社、目加溜灣社合為平埔族西拉雅四大社群,為當地文化之源流。

明鄭時期軍備圖記「蕭壟番社」、「召籠社」,到清朝高拱乾的「台灣府志」稱為「簫隴社」,
「諸羅縣志」記載簫隴社隸屬於安定里西保,「台南縣志」之自然志彊域篇言:
「諸羅縣原設縣署於佳里興,屬開化里,與其南邊之簫隴社(今佳里鎮佳里)」,屬安定里
(明鄭永定里),兩地距離咫尺,現屬於毗鄰,昔時漚汪溪介於其間,漚汪溪之上游曰灣裡溪‧‧」

 

 

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退據台灣巡視四大社域,但見土壤肥沃、曠野無垠、地勢平坦,即計劃
施行「寓兵於農」政策,於永曆
十八年派兵士於各地設營屯墾,實行兵農合一的屯田制度,現今金唐殿
前中山路到新生路一帶,有一條由北而南轉西流入河海之小溪,溪流兩側就是當年國姓爺部屬派駐
簫隴社鎮兵<林可棟> 的墾殖地區,昔日地形經日月星移,已成今日人車熙攘商業富庶之繁華地帶。

康熙年間,有先民渡海入墾台灣時,為求平安渡過險惡的黑水溝,乃奉請家鄉<蕭王爺>及<觀音菩薩>
二尊神像隨行同渡,到了簫隴庄後,為驅除瘟疫祈求合境平安,乃將二神尊獻出供奉於平埔族公廨,
以便先民族人善信日夜膜拜,此即為<金唐殿>之開基神尊….

康熙三十七年(1698),<林可棟> 見漢人與日俱增,庇護著蕭壟庄的兩位神尊又屈居平埔族公廨內,
著實有寄人籬下之感,極需一獨立之精神寄託所在,乃捐獻現有所在廟地,建一廟額曰「代天府
, 並敬獻「宏文求莫」木匾一楨,現仍存於殿中;

「代天府」竣工完成,即向歸仁大人廟乞請香火返街雕塑神像奉祀,成為其名之始。


現金唐殿內仍保存乾隆己酉年(乾隆541789)石香爐, 上邊刻有<簫隴庄代天府> 字樣。
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叛變,諸羅縣城幸有簫隴街義民支援堅守始能數月不陷,乃於翌年十一月下詔,
頒賜御匾,將簫隴堡改為「旌義里」以勒石及建「義民亭」以為永垂不朽,並敕封「金唐殿」,
賜「下馬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尊崇。


嘉慶二十三年(1818),金唐殿丹青剝殘、廟堂傾陋,及由總理楊成美、黃光生、董事陳興觀倡修。
咸豐五年(1855),總理楊成美、陳文秀、舉人陳德言等倡議重建,附合者眾,祈於吉日動土,
並禮聘嘉義交趾陶名匠<葉王> 主持建廟,現金唐殿之廟貌即當時所立。

重要的匾楹計有:

宏文及莫 清康熙三十七年戊寅梅月 林可棟敬獻

赫赫威靈  嘉慶二十三年戊寅立

澤被海隅 咸豐五年乙卯立

赫厥聲濯厥靈代天巡狩  威可畏儀可象護國庇民
咸豐五年  碧溪弟子  楊成美獻

昭和三年時任佳里庄長黃深淵與耆老重修乃聘請汕頭剪粘名匠<何金龍> 主其事,盡畢生粹勵
所學精藝盡獻於金唐殿,將葉王交趾陶全數改為剪粘,為其一生集大成之傑作….


光復後再次重修,延聘金龍師得意門生<王石發>、<王保原>父子補修剪粘,台南<潘春源>油畫,
<施天福> 雕刻龍柱石壁,所有匠師均一時之選,作品雋永絕世,與日爭輝。 


金堂殿之後殿為奉祀觀因菩薩的<善行寺>, 反倒有讓人驚豔之感…

珍貴的碑記則立於左廂過水廊下….

奉憲道禁碑  ()

   欽加按察使司銜福建分巡臺澎等處地方兵備道

提督學政加四級紀錄八次    楊□□ (下略)

      乾隆五十九年貳月  日給

奉憲示禁碑

   特授福建臺灣府正堂加五級紀錄五次 □□

為蒙示加惕□□ 以護地方事…….(下略)

    乾隆伍拾叁年拾壹月    安定西保□□□□ 里生員□□□

皇恩 竊維乾隆五十一年冬逆匪林爽文倡亂明等會眾防守 蒙陞任臺分府
飭撥壯丁護姐軍餉 前往嘉義累交…..具奏 欽奉恩旨賜給 旌義 御匾
以示獎勵
聯合勒石以示不朽云爾

乾隆伍十四年正月   安定里四保…..等名義首仝立

民國74年(1985),金唐殿因保存清朝時期御賜興建的義民亭,及日治時代剪粘大師何金龍之作品,
經內政部評定將金唐殿列入台灣三級古蹟。
民國82年,先賢向政府爭取經費,修復年久失修的廟貌,歷時三年而為今日之巍峨廟貌。

有近代賈景德,羅秀惠等人作品….

以金唐殿為中心的信仰活動,依然熱絡而蓬勃,三年一科的<刈香>,
便是其中最具盛名的。

金唐殿前雨棚覆蓋,若能撤除,讓三川殿露出,將見其宏偉….

何時?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