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十年(1884),清法之間爆發戰爭,法國將領<孤拔> 上校率領遠東艦隊,在諒山戰役敗北後,
轉戰基隆、淡水,欲奪取煤礦資源。劉銘傳銜命急赴台督軍,坐鎮基隆,親自督戰。同年10月1日,法國
海軍官兵強登基隆,清軍被迫退至獅球嶺防線,基隆淪入法軍手中….史稱之為<西仔反> 戰役。
之後清法兩方在北部山區展開攻防戰,清軍雖敗但仍守住戰線,法軍則受制於霍亂傷寒等疾病,損失慘重。
最後法軍艦司令孤拔在「鎮海之戰」中被當地清軍擊退并可能受傷,雖率軍攻佔澎湖,卻于6月11日因疫病
或因重傷死于澎湖馬公,6月9日《中法新約》簽訂,法軍撤離,西仔反戰事結束。
朝廷於此戰役中發現臺灣的海防戰略價值,戰後隨即宣布臺灣建省,命劉銘傳以福建巡撫的身分兼任首任
臺灣巡撫,推動臺灣新政,強化臺灣自身的防衛能力,已開啟台灣現代化的進程。
其間法軍曾將戰役中陣亡與病死的軍官埋葬於二沙灣海灘附近,人數將近有七百人。
位於中正路的<法國公墓> 便是當時安葬戰爭中罹難的七百名法國海陸軍官兵的墓地所在….
早年在國民政府時期法國公墓每年象徵性收取一元租金,直到民國53年法國與中共建交後,
隨即收為國有地,但仍由法國在台協會管轄,原本大門深鎖民眾不得其門而入,後經爭取才在民國
88年移交基隆市政府並劃為市定古蹟,開放民眾參觀。
法國公墓建於清光緒十一年 (1885),共有四座古墓是園內最重要文物,有花崗石墓碑及砂岩墓碑,
砂岩墓碑已風化且有斷痕,墓碑上的圖騰以十字架及圓圈形圖案為主。
附近原有民族英雄墓, 日治時期因興建馬時路被拆遷,當地士紳另建「清國人之墓」(仙洞慈恩祠?)
光復後則建之前所見之紀念碑。(目前因興建東岸聯外道路, 似乎再度被拆毀?)
日治時期,日、法(仏)兩國曾於1897年簽訂保護墳墓議定書;
台灣光復後,政府仍依國際道義慣例,重新加以整修維護。墓園現在是由基隆市政府負責管理,
但遺骸大多已運回法國。
1953年至1954年間,承中華民國政府之協助,由法國政府重予整備修繕。
1885年死於馬公及葬於該地之海軍事務長戴爾及海軍陸戰隊中尉若海德之遺體,
亦於1954年3月29日,以法國軍艦遷葬於此。
法國公墓內,除了當年的法軍墳墓外,還立有兩座紀念碑。
一為明治四十二年(1909)所立之「佛國陸海軍人戰死者紀念碑」。
碑座正反面有中法紀念碑文,其文如下:
西元一千八百八十四年及五年佛清之役,葬佛軍將卒戰死者於此。
本年重修建立紀念碑以傳後世。 西曆一千九百九年(1909)十月立
另一座紀念碑則立於民國四十三年(1954),其碑文如下:
基隆法軍公墓內葬有於一八八四年至一八八五年間,為國殉職的法國海陸軍官兵七百人,由中國官民
妥為保護。該公墓於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四年之間,承中國政府之協助,經法國政府重予整修。
1885年死於馬公及葬於該地之海軍事務長戴爾及海軍陸戰隊中尉若漢德之遺體,於1954年三月
二十七日由法國軍艦遷葬於此。花蓮教區費聲遠主教主持葬禮,由法海軍一小隊向中法兩國紀念碑致
敬禮,中國軍政當局、法國大使館代辦與全體館員、法軍艦長與官兵、法國僑民以及法國之友多人均在場。
公墓位於中正路旁,矮牆內還算僻靜….(可惜蚊蟲肆虐,無法久留)
經歷強風的長年吹蝕,大部分墓碑都嚴重風化,且墓誌銘亦因風化而模糊,目前尚存十餘座墓碑。
在椰影下的綠地之間….
近年來,中元祭輪值主普宗親會均依例於法國公墓舉辦聯合普度法會,為長眠於此的七百名法國海陸
軍官兵頌經祈福,祭品除了鮮花、素果之外,更準備紅酒、蛋糕西點,就連紙錢也仿造各種面額外幣
,讓外國的「好兄弟」在陰間也能夠方便使用,為中元祭增添一些異國情調….
清法戰爭遺址中,<法國公墓> 代表著侵略者的被寬諒,
但清國子民的悲壯呢? 該由誰來緬懷及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