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屯,舊名<草鞋墩> ,位於臺灣西部的中央位置,東半部為內陸鎮,大多是丘陵和淺山地段,
再往內陸的地方是「埔里盆地」,過去是拓墾者進入埔里最重要的地段,今日已經發展為彰化
沿海地區、南投埔里地區與台中盆地的重要交會地。
草屯往昔為洪雅平埔族(Hoamya)阿里坤支族(Arikun)北投社(Tausabata)之領域。
漢人在鎮域具有規模之拓墾,肇始於入清之後。以洪、李、林、簡四大姓族人為主流。
其開墾之方向,大約自西向東,概溯溪谷而上。
草屯在清代屬南北投堡之<北投堡>,日治以後的政治、交通、經濟中心轉移至今草屯街區。
草屯鎮名之由來係大正九年(1920),改自舊名「草鞋墩」。
當時舉凡由三字所併成之大字地名,悉改為二字;凡「墩」字多改為「屯」字。
(如「東大墩」改為「大屯」,「西大墩」改為「西屯」)。
至於草鞋墩的由來,根據《草屯鎮志》中所記載:
「草屯街區,位於盆地東緣山麓,為出入內山之中,其餘暉拓墾者、挑夫、商旅之出入門戶地點,
夙為換棄新舊草鞋之地,日積月累,草鞋成墩,故得稱。」
道光三年(1823),在北投社番慫恿之下,西部平原各平埔族社人,蜂湧而入埔裏;
咸豐年間漢人亦接踵而入;光緒元年(1875)埔裏建廳,並設中路撫民理番同知,轄30餘街莊。
蓋草鞋墩為入埔裏之北路,此間往來埔裏盆地者,絡繹不絕於途。
是為交通之要衢….
日治之後,設草鞋墩支廳, 管轄區包括草鞋墩、新庄及土城三區,區下設庄。
大正九年(1920)調整地方行政,改為台中州南投草鞋墩郡草屯庄。
昭和十三年( 1938)再改為<草屯街>。
日治初期,北投堡舊街受到戰爭的破壞,因此迫使草屯地區的商業重心轉移至今天的和平街。
到了大正十一年(1922)年,當時的李家望族修築 <新街> (今和平街),興建了整齊劃一的商店街屋。
並將這些上百家的店面以低價租給外地人營生,逐漸帶動地方的發展。
昭和元年(1926),草屯庄役場落成,新街也日都熱鬧,郵局、市場、各階關行號紛紛設立,
新街周邊已經成為草屯當地的政治經濟的樞紐。
隨著都市現代化的腳步,物換星移之下,和平街因為腹地狹小,發展也再次受限,新街漸被取代,
草屯的商業中心再次移轉到中正路上,以往的『新街』如今也淪落為『舊街』或『舊街仔』。
中山路與和平街交叉口,算是草屯最熱鬧也最具代表的舊街區.此街原為草屯庄新街,
日治時期街上曾有糖廠鐵道經過,當時的草屯車站便設在<滄浪診所> 的對面.
和平街兩側原本均是成排的日式街屋,其中最有名的<碧峰醫院> 於921地震而轟然坍塌(已改建),
原本極具地方歷史價值的老街屋,也一棟一棟的被改建,僅剩一側的紅磚街屋,仍矗立在街上…..
而這排碩果僅存的老街屋,其中就屬位居重要街頭的<滄浪診所> 最為特殊,
已有八十幾年歷史的「滄浪診所」保存著磚造仿及洗石子之巴洛克樣式山牆,呈現中西合璧的建築
秀面外觀,飾有祈求吉慶與鯉躍龍門等圖騰的浮雕,由於地處要津, 可說是草屯的代表建築…
一旁的新興土豆店(原新興旅社),算是少數僅存仍保留原樣的街屋建築,
精彩的泥塑山牆,左右柱頂收頭,一為日式石燈籠的形狀,而另一柱收頭也保持泥塑寶瓶樣式.
山牆內鯉躍龍門,以及二側女兒牆上左右雌雄麒麟腳踩書畫和葫蘆元寶,反映當時的建築美學…
只消人佇足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