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四年(1834) ,南庄方面之撫番事業略告就緒,淡水同知李嗣鄴,授權粵籍 <姜秀鑾>
拓墾竹塹東南廂以外之山地,並取得官方補助經費,與閩籍<周邦正>亦參與其中,粵閩籌集廿四股
,臻成官民聯墾,簡稱為「金廣福」墾號,以姜周二氏為各籍之墾首, 積極向大隘地區開發。
<金廣福> 墾號成立之初,即設立南興庄作為墾區庄(即今北埔、峨眉、寶山三鄉)。
土地拓墾的路線,先從外圍近城的舊隘地區開墾,然後突進北埔,再順著中港溪往下游的中興、
峨眉、赤柯坪、富興等庄拓墾,咸豐、同治年間又因樟腦利益的誘引,再逆中港溪上游及支流開墾,
直墾至中港溪源頭五指山區。
樟腦之利,是促使金廣福隘線不斷向東邊推進與不斷向內山拓墾的重要原因。
閩籍墾戶首<周邦正> 居於竹塹城內,主管有關衙門公事和會計事務,並掌管戳記;
粵籍墾戶首<姜秀鑾> 則進駐墾區,並擔任守隘防番和督工開墾的任務。
由於隘墾困難重重,需費資金龐大,加上經常遇上土番出草殺戮, 屢有傷亡,
閩籍捐資股夥紛紛退出,使得金廣福墾業大半歸於姜秀鑾家族所有。
這也見證了客家人開疆闢土的硬頸精神….
而姜姓一族,也世代衍綿, 成為該地區最大一支的宗族….
大正十年(1921),作為北埔最大家族的姜家,聘請了在當時台灣數一數二的名匠來興建祠堂。
北埔姜氏家廟之前身為世良公嘗,於日治大正十年(1921)由姜瑞昌、姜振驤等人所倡建,
至大正十三年(1924)年竣工落成。
早在明治末(1910)< 姜滿堂>已有意興建家廟,但因資金不足而暫時擱置。
( 按: 相對於道光十五年即進入北埔墾拓的「老姜」姜秀鑾一系,大約在1870年代才輾轉至北埔
經商的姜滿堂及其後裔則被稱為「新姜」以資區別。
新姜是經商致富的家族,發達過程與老姜大相逕庭,事實上二者系出同門,均為紅毛港
姜朝鳳派下子孫。 姜滿堂為姜秀鑾弟弟姜秀福的族孫輩 )
大正十年(1921)年姜滿堂逝世。遺孀<鄧登妹> 為了讓夫婿能在家廟內永享香火, 積極督促。
當時擔任北埔庄長的< 姜瑞昌> (姜滿堂次子) 因而主導家廟之興建。
( 按: 姜瑞昌為姜滿堂次子,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歷任北埔公學校訓導、
北埔庄長、新竹州協議會員、新竹州會議員,曾創辦北埔茶葉試驗場及瑞昌製茶場 )
姜氏家廟位於北埔街區的南面,興建之初,聘請來自各地的名匠來興建這座祠堂,
姜氏家廟由大木名匠<葉金萬>的高徒<徐清>所規劃,整體為兩堂兩廊兩橫屋規模。
正殿供奉姜家歷代祖先之神位,為敞廳形式,兩邊橫屋中央為側殿,兩廊與橫屋之間各有過水廊
相連,使得內部形成一個開闊的祭祀空間,格局頗具代表性。
家廟興建之時,主事者不惜重金所建造的這座用料考究、格局嚴謹且富麗堂皇的傳統祠堂,
不但是凝聚姜氏族人力量的中心,同時也是一代名匠們的表現舞台,
包括當年桃竹苗地區名噪一時的大木司傅<徐清>、鑿花司傅<徐春泉>、打石司傅<辛阿救>,
以及彩繪司傅<邱玉坡>、<邱鎮邦> 父子等傳統匠師,都在姜氏家廟留下了震撼人心的傑作。
姜氏家廟內部的彩繪、石雕及木雕非常精緻,因其匠藝不凡而被譽為台灣四大家廟之一。
由於年久失修,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於2004年3月30日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
隨即著手進行緊急加固工程,並於2007年展開古蹟修復工程。
原本預計去年底要完工,但目前的修復工程似乎處於停工狀態,
對此新竹縣文化局強調,停工的原因是因為建材取得不易,加上擂金彩繪工藝失傳,要利用
科學技術才有可能修復,所以修復工程延長,並非外傳的要追加工程經費。
若果真以如此謹慎的態度來進行修復, 等待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若整修不當造成原味盡失, 卻未嘗不是一件令人痛心之事?
姜氏家廟位於北埔街區的南面,興建之初,聘請來自各地的名匠來興建這座祠堂,姜氏家廟由大木名匠<>的高徒<徐清>所規劃,整體為兩堂兩廊兩橫屋規模。正殿供奉姜家歷代祖先之神位,為敞廳形式,兩邊橫屋中央為側殿,兩廊與橫屋之間各有過水廊相連,使得內部形成一個開闊的祭祀空間,格局頗具代表性。
姜氏家廟位於北埔街區的南面,興建之初,聘請來自各地的名匠來興建這座祠堂,姜氏家廟由大木名匠<>的高徒<徐清>所規劃,整體為兩堂兩廊兩橫屋規模。正殿供奉姜家歷代祖先之神位,為敞廳形式,兩邊橫屋中央為側殿,兩廊與橫屋之間各有過水廊相連,使得內部形成一個開闊的祭祀空間,格局頗具代表性。 姜氏家廟位於北埔街區的南面,興建之初,聘請來自各地的名匠來興建這座祠堂,姜氏家廟由大木名匠<>的高徒<徐清>所規劃,整體為兩堂兩廊兩橫屋規模。正殿供奉姜家歷代祖先之神位,為敞廳形式,兩邊橫屋中央為側殿,兩廊與橫屋之間各有過水廊相連,使得內部形成一個開闊的祭祀空間,格局頗具代表性。 姜氏家廟位於北埔街區的南面,興建之初,聘請來自各地的名匠來興建這座祠堂,姜氏家廟由大木名匠<>的高徒<徐清>所規劃,整體為兩堂兩廊兩橫屋規模。正殿供奉姜家歷代祖先之神位,為敞廳形式,兩邊橫屋中央為側殿,兩廊與橫屋之間各有過水廊相連,使得內部形成一個開闊的祭祀空間,格局頗具代表性。
請問姜氏祠堂現在能進去拍照嗎?不曉得您是怎麼辦到的?
因為我也好想進去看看,可惜上次被拒絕。
請問姜氏祠堂現在能進去拍照嗎?不曉得您是怎麼辦到的?
因為我也好想進去看看,可惜上次被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