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故居 名流故居(二四) 鐵砧山腳 許宅 發佈於 2011 年 3 月 20 日 由 apex.cheng@yahoo.com.tw 外埔位於台中縣的西北部,在大安溪與大甲溪之間的后里台地上。「外埔」名稱的由來,是因日治時期,因為將今后里統稱為「內埔」,而將其西邊之地,即鐵砧山以東的埔地括稱為「外埔」,也就是說,因為后里叫「內埔」,在內埔之「外」側,且尚未開墾的荒「埔」地,就叫做「外埔」。 外埔原是道卡斯平埔族<大甲社> 活動的區域….清初大甲西社與大甲東社、崩山社合稱大甲社。分支後,大甲社已專指<大甲西社(德化社)> ,位於外埔境內的原住民社域則稱之為<大甲東社> 大甲東社舊址在外埔鄉境<大東村>,依據屯丁資料,乾隆五十六年大甲東社已分支發展, 同治十三年 (1874) 大甲東社已遷離舊居,並在今<中山村> 另立新居,漢人稱之為「番社」。 據「台灣堡圖」所示,在大甲東 ( 今臺中縣外埔鄉大東村 ) 、磁窯 ( 今臺中縣外埔鄉大同、三崁等村 ) 、馬鳴埔 ( 今臺中縣外埔鄉馬鳴村 ) 之間,月眉製糖鐵路南側有一聚落,即番社 ( 臺中縣外埔鄉中山村 ) 所在。 據《淡水廳志稿》卷一記載,道光年間(1821-1850)淡水廳城南大甲堡共有三十街庄社,外埔所在地內有大甲東西社、鐵砧山莊、六分莊、馬鳴埔莊、磁窯莊(離城一百里)。由文獻所見,此處將大甲東、西社合併記載,而另列出鐵砧山、六分、馬鳴埔、磁窑等四莊,似乎這就是境內最早的漢人聚落。文獻中的<鐵砧山莊> 就其相對位置對照現今聚落分佈,似乎便是今日<鐵山村> 之處 位於鐵砧山腳的許宅(鐵山村長生路300 號) 位於聚落的中心, 是當地最具代表的建築….. 此一建築正是前鄉長<許雲陽>先生之祖父<許其琛> 所創建的一棟中西相襯的著名宅第, 祖籍福建、同安來台祖<許飯> 於光緒年間來台,先在后里貓仔坑一帶開,其子<許其琛> 每天從后里挑柴到大安海口賣,回程再挑鹽回來賣,省吃儉用賺了些錢,然後搬到鐵砧山腳買土地開墾。 許其琛有五子(天催、天富、天奎、天象、天德)大房<許天催>較為精明幹練,為首任外埔庄長。兄弟共開墾500 多甲, 漸漸富有起來,許家的田產遍佈大甲、社尾、苑裡山腳、以及彰化和美等地。 ( 相傳其祖先在開墾整地時,挖到一個裝滿龍銀的奉金甕,以龍銀買地而致富。) 此宅集古典式建築,以圓形、三角形、扇形等作山牆立角,並配合柱式、拱圈作為造型上的設計,而屋頂則是日本式四披水屋頂, 集合中西式而成的建築…..觀其風格, 第一、二進是在大地震(昭和十年 1935 )後重建的西洋式建築,正身由原來的五開間改成三開間,第三進則是大正十年( 1921) 所建,有11 開間,屬傳統建築風格。 由建造日期推估,可以認為是 <許天奎> 擔任庄長之後所擴建…. 許天催(1878- 1964),許其琛長子,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十三都馬巷鄉。日治期間,外埔地區荒蕪田園甚多,許天催獨具遠見,陸續購進周邊土地。明治三十二年(1899)大甲街副街長朱麗遊說各地主修建水圳,配合內埔張青雲(秀才)投資,引大甲溪水灌溉墩仔腳及外埔南部一帶。因此,荒地變良田,許家亦躍為外埔首富。大正四年(1915)許天催倡組大甲信用組合,並曾經擔任組合長一職 許天催為台中州外埔庄仕紳,樂善好施,大正年間曾捐資舊日圓壹仟圓(當時可購置良田一甲)響應林獻堂、林烈堂、辜顯榮、林熊徵與蔡蓮舫等創立台中一中….. 由建造日期推估,可以認為是 <> 擔任庄長之後所擴建…. 許天奎 (1883-1936) 字鐵峰,是許其琛三子。明治三十八年(1905)大甲公學校畢業, 明治四十二 年(1909)3 月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並於大甲公學校執教。大正二 年(1913)任大甲信用組合評定委員,大正八年(1919)任第三任大甲帽蓆同業組合長。次年任外埔庄協議會員及外埔庄助役,大正十二年(1923)11 月起擔任為二任的外埔庄長。 許天奎家族在外埔庄鐵砧山腳經營< 隆記號 >,擁有有四千五百石土地,經營土地出租。後任大甲中南拓殖株式會社社長、外埔信用組合理事等要職。 是為大甲蘅社(詩社)會員,個性豪邁、喜聚賓客,對詩社常有大筆捐助。著有《鐵峰山房詩集》及《鐵峰山房詩話》….. 許天象(1886-1968) 許其琛四子。在大甲庄尾設隆源磚廠,大正九年(1920)於大甲街山腳開設<隆源商號> 經營米穀生意。後於大甲街上建一連棟街,立面雕鏤著巴洛克圖飾,此樓供作 為辦公廳之用。 許天象長男<許雲陽> 曾任外埔鄉長、次男<許雲鵬> 曾任臺中縣參議員、五男<許雲霖> 為大甲製粉廠董事長,曾任臺中縣議員;次女<許錫玉>嫁霧峰望族後代<林以正>。 至於二哥<許天富> 則在大甲經營大同貨物自動車商會,其長女<許差> 則嫁給社尾的<黃溪泉>,兒子<黃子建> 曾當選大甲鎮長…. 許宅外周圍以石牆, 就地取材的成分有之,(與沙鹿竹林一帶類似) 左側宅院中尚有一棟日治建築風格的洋樓, 氣派恢宏, 可惜掩身於樹叢及荒草間,而顯其落敗…. 繞行鐵山村聚落巷道之間,確任聚落以許宅為中心而發展, 三合院散落其間 由於附近地處僻處,與外埔街區尚有一斷不算近的路途, 荒僻之情況彷彿仍停留在建造的時期 曾翻閱民國82年出版的<臺中縣建築發展(民宅篇)> 一書,對照今日所見之景況 二十年之間似乎毫無變動,歷經了九二一,並未明顯之受損? 正因為地處荒涼而未進行拆除改建,也正因為考量了地震可能帶來的損害,故能於震災中逃離 正因為不是觀光景點, 於是….原汁原味的被保存了下來 相關文章柳營 士林 劉宅將軍 漚汪 吳新榮故居大稻埕 新芳春茶行台南 東門 許嵩煙故居探索-- 彰化 南郭 深巷院落再訪--- 大林 省園遺構高雄 鹽埕 林迦故居(再記) 柳營 陳貞法古厝 (下)(再記) 柳營 陳貞法古厝 (上) 0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apex.cheng@yahoo.com.tw 4 留言 Una 2011 年 3 月 23 日 於 下午 2:16 回覆 很感慨,這是我小學同學的故居,好遙遠的往事,時空變遷太大…<br /> 您真用心,以文字與圖像保存台灣過往的點點滴滴,在這裡,讓人勾起綿綿舊情懷~~~ Una 2011 年 3 月 23 日 於 下午 2:16 回覆 很感慨,這是我小學同學的故居,好遙遠的往事,時空變遷太大…<br /> 您真用心,以文字與圖像保存台灣過往的點點滴滴,在這裡,讓人勾起綿綿舊情懷~~~ Victor Huang 2018 年 1 月 13 日 於 下午 4:31 回覆 <p>這是我的故鄉, 謝謝這篇文章</p> Victor Huang 2018 年 1 月 13 日 於 下午 4:31 回覆 <p>這是我的故鄉, 謝謝這篇文章</p> 發表留言 取消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Warning: This form can only be used if JavaScript is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很感慨,這是我小學同學的故居,好遙遠的往事,時空變遷太大…<br />
您真用心,以文字與圖像保存台灣過往的點點滴滴,在這裡,讓人勾起綿綿舊情懷~~~
很感慨,這是我小學同學的故居,好遙遠的往事,時空變遷太大…<br />
您真用心,以文字與圖像保存台灣過往的點點滴滴,在這裡,讓人勾起綿綿舊情懷~~~
<p>這是我的故鄉, 謝謝這篇文章</p>
<p>這是我的故鄉, 謝謝這篇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