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龍潭<三坑子>,位於大漢溪的河階地,憑恃著大漢溪的舟楫之利,成為大溪與內陸的聚落
(如龍潭、關西等)之間的水陸轉運站,昔日市況繁榮,<三坑老街>因此有<龍潭第一街>的美譽。
日治時期,由於大漢溪逐漸淤淺,陸路運輸興起,公路、鐵路漸漸取代水運,三坑子亦漸趨於落沒。
從龍潭往石門水庫的台三乙公路(中正路三坑段)約5.5公里附近,左轉永福路,可通往三坑老街。
左轉後的路右側就有一間「集福祠」土地公廟。廟旁有一立碑於昭和四年(1939)「為民厚生」碑,
為造路紀念碑,石碑字跡已模糊。繼續前行約350公尺,就抵達了<三坑老街>的入口。
老街入口左側有一處<黑白洗>是昔日婦女洗滌衣物之處
順著石鋪的街道婉延進入老街的昔日風華….
三坑子的開發最初主要是漢民移居到此(1772),所以為此名是因為村中有三河流交會,村子中央有
『火劫尾坑』,南邊有『蔗坑』,北邊有『鴨母坑』,三條河流在台地上形成三個坑谷因而得名。
三坑子一帶由於靠近大漢溪,在早期陸運尚未發展之前,成為是許多要將物資運往外地的重要港口,
一部份可以運輸到國外去,一部份則運送到新莊、萬華甚至大稻埕一帶,當時三坑子由傳統的農村
形式逐漸轉變為商業及農業混和的城鎮,全盛時期有<龍潭第一街>之稱
當時的老街內有著客棧、餐食店及各類行業聚集, 市街繁盛一時
後因道路的開發、陸運便捷以及石門水庫的興建,導致三坑子失去原有轉運功能,而逐漸沒落。
閩南人逐漸遷居他處,只有少數同化為客家人的閩人留下,使得此處成為粵籍客家人聚居地,
客家人以其刻苦耐勞的個性,在此繼續發展,形成今日饒富風味的客家聚落
<永福宮>位於老街底,建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是三坑子最早的廟宇,也是三坑子居民的信仰中心。
廟內最初是祀奉客家人所信仰的主要神祉<三山國王>,後來改以神格位階較高的三官大帝(堯、
舜、禹)為祀奉主神,而以三山國王為配祀。所以又稱之為<三界公廟>…
永福宮的門面仍是木造格式,斑駁的油漆,透露出年代的久遠,樸拙動人。
其中最具特色的包括<江夏堂>及<柑仔店>
目前老街幾乎全是商店,假日時對外做生意,平日則維持純樸風貌,現今仍保留完好的步廊式街屋,
顧名思義,這些房屋是相互連結的,共用牆壁,牆壁則是以夯土塊疊砌而成,主要的屋樑部分仍
採用木頭建築,且門前是有走廊的,特別的是從屋外可以看到窗板上方有兩個窗戶,除了可以
增加屋內的空氣對流以外,還能兼具吊卸貨物及防盜的功能….
商店一般販賣客家粄等傳統米食,閒座拱廊下細細品味著老街,別有一種餘韻
其實,漫步於廟前的橫街,更有聚落專有的素朴氛圍….
三坑老街不長,但擁有完整街屋,老廟,石板街道,懷舊的指數是頗高的
值得前來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