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宮城內最早的街市,包括了渡頭街( 水仙宮街), 海邊街,小南門街,東門街,
右營直街,右營橫街,左營街及大井頭街(今中央街) 等,大井頭街分為頂街及下街,
橫街接中央街,可串連施公祠,水仙宮以及四眼井,是遊客主要行程,稱為<澎湖第一街>
<水仙宮: 在媽宮渡頭,神有五像…..右營遊擊薛奎建….乾隆庚子二月,澎協招成萬捐廉
率同海澄監生郭志達勸捐重修….道光元年,通判蔣鏞,左營遊擊阮朝良…倡修……
光緒元年,媽宮街商民鳩資修建…..>
光緒初修建後,改為貿易於臺廈之間的郊商會館,主要為臺郊(金利順),廈郊(金長順)
行商休憩之所,又稱為<臺廈郊會館>,1900年改為<實業會館>,光復後恢復為<水仙宮>
(現二樓未整理,形同倉庫.有古匾一方,昏暗不辨…..似無人管理)
廟前右有一<劉氏洋樓>,山牆造型優美…..
穿過水仙宮街,可達天后宮前,昔為魚市….廟左有古老街道(橫街) 通往<施公祠>
<施公祠>,原名<施將軍廟>,原建於媽公澳東街(今澎湖醫院)….道光二十三年重建,
始改名<施公祠>,日治後,被迫拆建,移至現在位址 (原海壇館部份房舍)
祠堂主要奉祀<靖海將軍水師提督 施琅>
殿上有水師副總兵 <詹功顯>所獻之匾及海壇<劉元成>喜捐碑記
道光十五年歲次乙未葭月穀旦
寰海皆春 護福建澎湖水師副總兵官 詹功顯 敬立
歲在戊戌年桂月吉旦 福曜海山 董事 仝敬酬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 澎湖分府□□□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
道光癸卯年花月 施公祠重修
海壇右營戍澎各隊木兵丁等四百二十八名共捐餉銀壹百二十八兩四錢正
董事 海壇 劉印 元成 另捐餉銀貳拾兩正 海壇各伙兵仝公立
祠前有<萬軍井>,又稱<媽宮社大井>
< 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既克澎湖,駐兵萬餘於此,水泉甚少,不足供眾師之食…..
禱於天后神,乾泉立湧,汲之不竭,至今井泉甚旺,俗名萬軍井…..>
原井邊立有施琅所立 <平臺記略碑> (與台南祀典天后宮相同) 已移至市公所內保存 .
平臺記略碑 (略)
康熙二十四年正月
太子少保內大臣 靖海將軍 靖海侯世襲罔替
解賜御衣龍袍 褒錫詩章 兼管福建水師提督軍務 施琅立
續前行接上<中央街>,街屋多以舊制修葺,是為舊街,左行可直至<四眼井>
至頂街, 中有<中央旅社>
,直行便至<四眼井>,井邊有老店<乾益堂中藥行>
<四眼井>又稱<四孔井> ,因井口留有四個汲水孔,故名之…..
<乾益堂中藥行> 為薛氏祖厝,建於大正七年(1918),曾獲選為縣定古蹟之保存建築
眾相汲水去暑,穿出小巷,中正路上車水馬龍……
很棒的介紹我們也很想到澎湖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