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硐舊名為猴洞,於清乾隆末年時期,仍少有 居民定居,山中洞穴多藏有猴群,幾經演變, 猴洞便成為該地地名。 因猴硐及小粗坑等地煤礦及金礦之開採, 在大正9年設立猴硐火車站,為車站旁瑞三礦業最大的 依附貨運站,當時擁有重要之地位。 鐵路電氣化後, 侯硐車站仍然保存鄉土風味小鎮。 三貂嶺則是新北一處與世隔絕的聚落, 早期以採媒與挖金礦為駐, 但停產後因交通不便, 讓三貂嶺成為一處祕境。 三貂嶺曾是一煤礦 […]
秋日小旅行– 坪林 南山寺觀景平台
坪林在清治時期早期乃被歸為蕃地,街庄行政區並未出現在 文獻上,至道光元年(1821)漢人周嘉之進入開墾, 陸續才有金福安墾號等在坪林尾、九芎林及𩻸魚堀入墾, 光緒年間擴至闊瀨、大舌湖與鷺鷥岫等處。 為了防止原住民入侵,墾號多募隘勇, 區內除了墾戶之外很少有漢人移入,以墾戶、佃戶、隘首 及隘勇成自治形態,原屬淡水廳淡水堡,後改隸拳山堡, 光緒元年(1875)改隸文山堡。 日治時期以後,坪林屬深坑廳或 […]
秋日小旅行– 坪林 虎寮潭
舊稱「虎尾寮潭」, 「虎尾寮」後來被簡化為「虎寮」。 「虎尾寮」為簡易工寮之名稱, 民間對這種簡陋搭建的工寮, 稱為「虎尾寮起」。 本地為北勢溪的曲流水深之處,配合溪旁虎尾寮, 故稱「虎尾寮潭」; 也有人解釋成「虎形盤據潭口的溪流形貌」。 虎寮潭離坪林約4.5公里, 其群山圍繞,綠水、吊橋、潭區、瀨區、 構築成如詩如畫的環境。 到坪林一遊,除了買茶葉、吃茶餐,不妨走近山裡、 步上吊橋,欣賞虎寮潭的 […]
散步– 木柵 草湳 貓空林道
貓空位於台北市文山區內,是木柵茶區東側的小溪谷, 因地質鬆軟因此河床在長年沖擊下被卵石鑽蝕造成坑坑窪洞, 溪水水流則似貓爪痕跡因而得名; 貓空鄰近台北郊區且有多條登山步道, 所以天氣晴朗時,便可從山上瞭望到整個台北風景, 夜晚更是成為欣賞台北夜景的勝地。 木柵位於臺北盆地之南,瀕臨新店、深坑之下游, 三面環山,在東邊山坡地帶,部分闢為茶園、果園、竹林外, 大部分為林地,景美溪貫穿本區西流,下游與新 […]
九份 街路隨拍 (03)
早期盛產金礦的九份,有「黃金山城」的美稱, 聚落因採金人潮湧入而繁華,後隨淘金沒落而寧靜。 1980年代末,電影《悲情城市》來到九份取景, 九份的山海之美、復古建築與獨特的坡地景觀躍上大螢幕, 成為令國內外旅客著迷的唯美山城。 沿山坡緩緩向上的九份老街,狹小街道匯聚各式店家, 傳統美食香氣撲鼻,一定要品嘗芋圓、肉圓、草仔粿等 九份經典小食,還有小巧可愛的古董玩物、富台灣特色的 紀念好禮,帶給旅客琳 […]
九份 街路隨拍 (02)
九份老街是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一條老街, 主要範圍以聚集在基山街、豎崎路及輕便路等街道為主, 是全台灣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 全年觀光客絡繹不絕。 九份,當地稱為{九份仔} , 地名由來與許多台灣舊地名類似,出自於漢人墾拓按股份 持分,取名慣以數字加上「股」、「份」、「鬮」、 「結」而命名。 更精確的說法是: 早年九份居民多以採樟樹煮樟腦為業, 有90口腦(樟腦)灶,10口灶為一份,共有九份。 日治 […]
九份 街路隨拍 (01)
九份老街是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一條老街, 主要範圍以聚集在基山街、豎崎路及輕便路等街道為主, 是全台灣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 全年觀光客絡繹不絕。 昔時九份一帶最繁華熱鬧的商業街, 由於採礦全日無休,因此礦工也三班制輪班, 因此基山街上徹夜燈火通明, 當時甚至是全台消費能力最高的商業區, 至今,基山街仍維持舊觀, 是九份老街最主要的商店街。 豎崎路意即陡峭幾近垂直的坡道, 源自臺灣話「徛崎路」,因為 […]
木柵 十一命 鄭氏公廳(衍慶堂)
臺北市志卷首下大事記記載: 乾隆十年乙丑(1745),泉州人鄭守義、張文旭等十一人 開闢土地,悉遭番害而亡,木柵該地遂名「十一命」。 「十一命」,後又更名新興,其範圍包括 政大至柑仔山(今含萬興里、大學里)。 鄭守義公嘗,又稱為木柵鄭氏家廟,也稱為延慶堂。 鄭守義公嘗為鄭守義後人所建,初建年代失考, 但由古契可知,約光緒14年(1888) 再新建新興庄 祖祠鄭守義公嘗; 現今之延慶堂建築於昭和13 […]
木柵 街路隨拍 (01)
木柵區位於臺北市南端,文山區的東半部。 東鄰新北市深坑區,北以山稜線與大安、信義、南港為界, 西以景美山與景美為界,南以待老坑山至二格山之山稜線 與新北市新店、石碇為界。 區內河谷平原以帶狀分布於景美溪沿岸, 平地面積僅佔五分之一,其餘皆為山坡地。 木柵地區曾在1950年成立木柵鄉, 後於1968年併入臺北市改稱木柵區, 1990年再與景美合併為文山區。 昔為平埔族群霧裡薛社所居,清乾隆時隸淡水海 […]
深坑老屋顏之 隆記 德興商號
深坑舊稱「簪纓」。簪纓是古代官宦的冠飾, 代表高官,而由於開墾時的深坑地形狹長猶如簪纓, 而有了這樣堪輿學的地名。 傳說清代到日治時期當地的原住民接連出草, 當地漢人被趕盡殺絕,唯獨「深坑仔」聚落平安無事, 後深坑便漸漸成為全區名稱, 而深坑也是形容此地形為四面環山的低深凹地。 深坑地區的興起除了是淡水與宜蘭之間陸上交通必經要道外, 茶葉、樟腦等產業與臨景美溪的水路優勢使深坑興盛一時, 石碇、坪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