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古稱「頂雙溪」,因牡丹溪及平林溪在此交會而得名。 清代時期雙溪水運發達,是淡蘭古道的中繼站。 當時的貨船從福隆逆流上到遠望坑渡口之後,便換小船 將貨物載到「頂雙溪渡口」,也就是現在的雙溪長安街尾處, 由此可以想像雙溪作為水陸轉運中心的重要性。 舊時商旅沿著淡蘭古道從艋舺前往宜蘭, 途經雙溪時正好天黑,必須住宿一晚翌日再啟程, 就是這一晚的逗留,造就雙溪的商業蓬勃發展。 雙溪的長安街由於街尾是渡 […]
原 東勢公學校 宿舍
東勢公學校宿舍建於日治昭和時期, 其建築之形式、構法,以及材料的使用在日治時期 台灣殖民建築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並表現出當時 殖民文化的脈絡足跡。 其中校長宿舍保存狀況最佳, 屋內布置、格局亦保存原貌,教育局將其修復, 保存原有工法及材料,極有日治時期建築技術研究價值。 歷史建築原東勢公學校宿舍,由市府爭取中央客家委員會 補助款經費進行修復工程,107年底竣工使用。 日治之初,明治31年(1898 […]
東勢 舊火車站 暨客家文化園區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的文物館是由東勢火車站舊站改建而成, 原來的火車站月台、候車室入口處的遮雨亭等設施,由於結構 老舊,在改建時都予以拆除, 不過由候車室改裝成的陳列室內, 保留火車站內旅客等車時坐的長條椅。 東勢線興築目的有二: 一是運送大雪山林場的林木資源, 二是運送大甲溪發電計畫(如達見水壩)的材料。 東勢線於1958年3月14日開工,歷時9個月, 於當年12月26日行駛首班試運轉列車, 次年1 […]
石岡 崁下 林家古厝
石岡壩集水區旁的林厝社區,當地人稱為「崁下」, 就是指河階地形。 走入石城街崁下巷有一座「講道堂」古厝, 十八世紀初,林氏族人在此定居建宅, 其來頭不容小覷,相傳石岡街上的萬安宮與 九房廣興宮的香火都與講道堂有關。 林氏族人重視教育,在此設立私塾學堂,講經論道; 日治時期這裡成為「石岡公學校」創校校址,可說是 石岡知識教育的濫觴。 這座古厝躲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空襲與921震災, 仍靜靜地矗立在巷內。 […]
石岡 萬安宮 (彩繪修復期間)
石岡區的萬安宮迄今已有185年的歷史,主祀太子元帥 及關聖帝君,在民國53年因建物嚴重腐蝕而重建。 重建的泥作、剪粘邀請來自彰化永靖東寧村的林茂成師傅, 彩繪部分則是聘請石岡當地高齡82歲的劉沛畫師(阿沛師)設計, 為萬安宮量身打造,並與長子劉福銀(福銀師)和長孫劉昌熾(昌洲師)、 劉昌武等畫師共同協力完成,可說是祖孫三代同堂的代表作。 不過萬安宮距離重建已逾50餘年,因屋頂木頭腐蝕嚴重; 於民國 […]
大雪山 200林道 健走 (下)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曾是民國47年開採的大雪山林場, 曾經繁榮了東勢與豐原,如今這個距離東勢1小時的山城 成了森林遊樂區,繼續為中部的人們帶來大自然饗宴。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座落在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的後段, 海拔高度由最高的小雪山走向西南的鞍馬山、船型山及稍來山 延伸至約1000公尺的稍來溪溪谷。 早年為台灣中部地區重要的林場。 森林植生豐富,分暖、溫、寒三種森林帶,各有獨特的生態林相。 台灣擁 […]
大雪山 200林道 健走 (上)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座落在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的 後段,海拔高度由最高的小雪山走向西南的鞍馬山、船型山 及稍來山延伸至約1000公尺的稍來溪溪谷。 早年為台灣中部地區重要的林場。 森林植生豐富,分暖、溫、寒三種森林帶, 各有獨特的生態林相。 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大面積的高山巨木林, 而座落在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後段的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擁有最完整的高山巨木林相,涵蓋了鐵杉林、檜木林及 殼斗科植物為主的暖溫帶 […]
大雪山 雪山神木步道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座落在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 的後段,海拔高度由最高的小雪山走向西南的鞍馬山、 船型山及稍來山延伸至約1000公尺的稍來溪溪谷。 早年為台灣中部地區重要的林場。 森林植生豐富,分暖、溫、寒三種森林帶, 各有獨特的生態林相。 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大面積的高山巨木林, 而座落在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後段的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擁有最完整的高山巨木林相, 涵蓋了鐵杉林、檜木林及殼斗科植物為主的暖溫帶 […]
大雪山 林道途中 小雪山資訊站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曾是民國47年開採的大雪山林場, 繁榮了東勢與豐原,如今這個距離東勢只消1小時的山城成為 了森林遊樂區,繼續為中部的人們帶來大自然的饗宴。 此地海拔超過2000公尺,氣候涼爽, 目前僅存小神木步道與木馬道一帶保有原始的扁柏巨木林, 是遊樂區最美的景色之一; 而位於遊樂區最深處,有高50公尺的雪山神木。 野生動物更是大雪山最大的寶藏:山羌、長鬃山羊與白面鼯鼠 熱鬧了黑夜,而白天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