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戶時代,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在江戶城丑寅(東北)方, 也就是所謂的鬼門,建立東叡山寛永寺。 之後,寛永寺與芝的增上寺並列為將軍家的墓所。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政府推行「神佛分離」政策, 依神道教習慣進行的葬禮大增,但當時墓地多為日本佛教寺院 所有,神道教墓地相對難以取得。 日本政府便在明治七年(1874)徵收部份天王寺土地為公有墓地, 成為現在的谷中靈園。 昭和十年(1935),谷中靈園從舊名「谷中墓地 […]
江戶時代,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在江戶城丑寅(東北)方, 也就是所謂的鬼門,建立東叡山寛永寺。 之後,寛永寺與芝的增上寺並列為將軍家的墓所。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政府推行「神佛分離」政策, 依神道教習慣進行的葬禮大增,但當時墓地多為日本佛教寺院 所有,神道教墓地相對難以取得。 日本政府便在明治七年(1874)徵收部份天王寺土地為公有墓地, 成為現在的谷中靈園。 昭和十年(1935),谷中靈園從舊名「谷中墓地 […]
德川家靈廟是指日本江戶幕府歷任征夷大將軍的祭祀廟宇。 日本自從戰國時代開始,出現為自己過世的親人或是有特殊 貢獻的人建設靈廟,除了緬懷先人以外,也記錄在世時的事蹟。 到了江戶時代時,靈廟的建設更是代表一種權力的象徵。 自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創立了江戶幕府開始, 一直到1867年11月9日大政奉還為止的264年間, 一共歷經了十五代的征夷大將軍。 其中除了初代將軍德川家康、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 […]
谷中靈園舊稱谷中墓地,面積約10萬平方公尺,墓穴7,000座。 谷中靈園因許多日本名人葬於此處,和4月園中盛開的櫻花大道 而成為觀光景點。 葬於此處的名人包括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 前日本首相鳩山一郎和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 前橫綱常陸山谷右衛門和柏戶剛等等。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政府推行「神佛分離」政策, 依神道教習慣進行的葬禮大增,但當時墓地多為日本佛教寺院 所有,神道教墓地相對難以取 […]
上野山在戰國時代稱為忍岡(しのぶのおか), 是當時江戶人口稀少的地區。 1603年江戶幕府開府,伊賀國上野為本據地的外樣大名 藤堂高虎在忍岡設置屋敷。 後來德川將軍家的菩提寺寬永寺建造於此,門前町形成。 此時寬永寺附近一帶稱為「上野」。 這是因為這裡與藤堂家的上野地形相似。 寬永寺因是歷代將軍墓地,在江戶幕府保護之下而繁榮。 上野寬永寺如同京都的延曆寺,是鎮護江戶的寺院。 1625年,江戶幕府對應 […]
寬永寺的創立者是德川家光, 由第一任住持天海在1625年所建造。 因為在寬永年間開始建造,所以被稱為寬永寺, 寬永寺也是德川家的菩提寺之一。 為了和鎮守京都的比叡山呼應,山號稱為「東叡山」。 寬永寺的第一任住持是「南光坊天海」,第三任開始則由親王 擔任,所以可見勢力、預算、權傾一時, 到了江戶時代後期達到極盛, 寺域面積廣有上野恩賜公園的兩倍大。 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在1867年大政奉還, 1868年 […]
1625年,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在江戶城東北方鬼門建立寺院, 以當時年號「寬永」取名為「寬永寺」。為了和鎮守京都的 比叡山呼應,山號稱為「東叡山」。 寬永寺的第一任住持是「南光坊天海」, 第三任開始則由親王擔任,所以可見勢力、預算、權傾一時, 到了江戶時代後期達到極盛, 寺域面積廣有上野恩賜公園的兩倍大。 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在1867年大政奉還,1868年,新政府軍(倒幕派) 和舊幕府軍之間爆發戊辰戰爭 […]
上野山在戰國時代稱為忍岡(しのぶのおか), 是當時江戶人口稀少的地區。 1603年江戶幕府開府,伊賀國上野為本據地的外樣大名 藤堂高虎在忍岡設置屋敷。 後來德川將軍家的菩提寺寬永寺建造於此,門前町形成。 此時寬永寺附近一帶稱為「上野」。 這是因為這裡與藤堂家的上野地形相似。 寬永寺因是歷代將軍墓地,在江戶幕府保護之下而繁榮。 上野寬永寺如同京都的延曆寺,是鎮護江戶的寺院。 元和8年(1622)時, […]
小松宮彰仁親王(1846—1903) , 弘化三年生,宮號初為仁和寺宮,後改東伏見宮,再改小松宮, 是仁孝天皇猶子,生父為伏見宮邦家親王,為日本皇族成員。 明治元年(1868)任軍事總裁。 明治三年(1870)赴英國留學,明治五年(1872)回國。 明治七年(1874)二月佐賀亂起,任征討總督。 亂平後,九月任陸軍少將。 十年(1877)任陸軍戶山學校校長兼東京鎮台司令長官。 十三年(1880), […]
寬永寺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的上野,為天台宗別格大本山, 本尊為藥師如來,寺內擁有的三尊木造的藥師佛像被日本政府 指定為重要的文化財產。 寬永寺的創立者是德川家光, 由第一任住持天海在1625年所建造。 因為在寬永年間開始建造,所以被稱為寬永寺, 寬永寺也是德川家的菩提寺之一。 起初是德川家為了在關東地區建造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宗教中心, 於是建造仿造比叡山的延曆寺來建造寬永寺。 元和8年(1622)時 […]
「上野」地名的由來有諸多說法。 一說是藤堂高虎因此地地形近似於本據地伊賀上野(いがうえの) 而命名為「上野」。 另一說是小野篁在上野國(こうずけのくに)( 現群馬縣)任務結束 後返回京途中,在此地建館,地方人士將此館稱為「上野殿」, 後延伸為地名。 本區是上野恩賜公園中上野山往北區方向延伸之上野台地前端。 是為台地的上野山標高20公尺,上野街區從上野山往東邊與南邊發展。 上野台地西方的東京大學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