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風情(二十) 三義 勝興車站
勝興昔日稱十六份,因山區盛產樟木,早年先民在此有十六座蒸餾樟腦之爐灶因而得名。縱貫鐵路全通前的明治四十一年(1908)3月24日設置十六份信號所(只辦理列車交會)。至昭和五年(1930)4月1日才開辦客貨運,並改名十六份停車場,今站場斜坡上仍然可見舊名。 「舊山線」是台灣西部縱貫鐵路的一部份,因為民國八十七年停駛,一連串的保護舊山線的活動自發地展開; 因為這段鐵路不僅有沿路最美麗的山林景緻、有海拔 […]
勝興昔日稱十六份,因山區盛產樟木,早年先民在此有十六座蒸餾樟腦之爐灶因而得名。縱貫鐵路全通前的明治四十一年(1908)3月24日設置十六份信號所(只辦理列車交會)。至昭和五年(1930)4月1日才開辦客貨運,並改名十六份停車場,今站場斜坡上仍然可見舊名。 「舊山線」是台灣西部縱貫鐵路的一部份,因為民國八十七年停駛,一連串的保護舊山線的活動自發地展開; 因為這段鐵路不僅有沿路最美麗的山林景緻、有海拔 […]
天送埤車站位於三星鄉福山街,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十三年(1924),早期為太平山森林鐵道十個車站之一,於當時主要以運送木材為主,並同時兼營載客,以便於當地居民的交通進出。如今,車站已繁華不在,火車亦不再停靠於此,僅剩樸實外觀,靜靜地座落於寧靜的社區之中。 太平山伐木始於大正四年(1915),由於森林資源豐富,而與阿里山、八仙山並稱為台灣三大林場。 由於木材搬運不易,早期生產的木材以放流方式,藉由蘭陽溪 […]
台灣三大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中的阿里山及太平山林場是用森林火車來運載木材,阿里山火車由嘉義市嘉義站至祝山站共21個站,太平山火車則是由羅東竹林站的羅東森林鐵路火車馳騁於土場與竹林車站至土場站共10個站, 全長37公里….. 日治時期,太平山開採森林,羅東成為木材的集散地,因而邁向繁榮。當時宜蘭屬於台北州,分設宜蘭郡、羅東郡及蘇澳郡,羅東為僅次於宜蘭市的蘭陽大鎮。太平山伐木始於 […]
<菁桐老街> 位於台灣新北市平溪區,平溪線鐵路終點站─<菁桐車站> 外面。該聚落興建於日治時期的昭和十二年(1937) ,本為因礦業發跡街市,極盛時期有「菁桐坑銀座」之稱。民國六十四年(1975),<石底煤礦> 收坑之後,老街便迅速地沒落。 近來那一年的青春愛情故事,讓菁桐又讓人聯想起似曾相識的青澀歲月…. 菁桐老街今轉型以懷舊的氛圍吸引前來觀光的旅 […]
<清水車站>位於台中縣清水鎮,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海岸線的鐵路車站。清水站設站時間較清水以北海線各站更早,大正九年(1920)12月15日通車,站名<清水驛>。舊木造站房於昭和十年(1935)「清水大地震」中震垮,於次年(1936) 5月重建完竣….. 清水車站與造橋車站、銅鑼車站、二水車站、橋頭站同屬中部震災之後(1936年) 重建,採鐵路車站建築標準型設計,平頂 […]
大山車站於大正十一年(1922)10月啟用時,原名<大山腳驛>,民國51年變更為大山車站。民國70年5月改為有人號誌站,民國71年8月再改為三等站,民國80年4月又改為甲種簡易站,目前規屬由後龍站管理。 從北二高的大山交流道下來,直接接上苗八鄉道,沿明山路直行到底可到達… 大山車站站房全為杉木建造之日式建築,造型特色與海線木造老站房大致雷同…. 同為三角形屋頂、 […]
明治四十一年(1908),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當時的縱貫鐵路走山線,坡度過陡,運輸效率受限,無法因應逐漸增加的客貨運輸需求,臺灣總督府決定在竹南、彰化間興築海線鐵路。 決定建海線之時,享受山線運輸利益的地方民眾,一度群起反對。當時的總督<明石元二郎> 採取強勢態度,繼續推動。 大正八年(1919)動工,大正十一年(1922)10月10日完工通車。 海線鐵路竹南到彰化(含起迄站) 計算 […]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1899年發現了阿里山森林,於是興建了阿里山森林鐵道,台灣上等檜木、扁柏轉運到日本蓋神社,同時供應給關東、關西、九州的造船業,運材鐵道終點站即設在嘉義北門地區,日本人稱車站為驛,所以這座木作車站就稱作<北門驛>。 北門驛不同於阿里山沿線車站,因為林務管理、鐵路機械維修以及製材需要,延伸的廣大腹地設置營林所、北門修理工廠、嘉義製材所、貯木池,北門驛一帶曾是全台灣最大的木材 […]
明治四十一年(1908) 縱貫線全線通車,當時此地並沒有車站,直到明治四十三年(1910)12月才設立「大安溪信號場」,大正九年(1920)改稱「大安驛」;一直到光復後,民國43年才改名為「泰安站」1998年9月24日舊山線停用後,由於路線切換,舊站停止使用,乘客需改至新設的泰安車站乘車。 舊泰安車站的站房及站場轉為觀光用途,站內軌道與轉轍器仍維持廢站前的配置,但電車線已被拆除,舊山線軌道只到本站 […]
<新北投車站> 怎麼會跑到彰化花壇呢? 原因是: 1988 年北淡線鐵路配合改建成捷運因而停駛,市政府於1989年將車站主體贈予彰化花壇的<台灣民俗村>,也因為如此,<新北投車站>幸運地保存下來,這個車站目前仍存在台灣民俗村內一個不甚起眼的角落,但對北投人而言,更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及意義。 隨著近年<台灣民俗村>經營慘淡下, 新北投車站所處的園區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