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玩水
大同 南山 高冷蔬菜園區
思源埡口,舊稱「埤亞南鞍部」,是泰雅族重要的一條 歷史遷移通道,位於中央山脈南湖大山和雪山山脈交會的鞍部。 當時泰雅族人通過這處鞍部,進入今日宜蘭縣, 在蘭陽溪河階谷地建立部落,稱為「埤亞南」, 即今日的南山部落。 日治時期,為了利於治理山區的泰雅族人, 日人在1920–1921年興建一條警備道路,以附近蘭陽溪谷側 的溪頭群泰雅部落「Pyanan」(埤亞南社 ピヤナン ) 為名, 稱之為「ピヤナン […]
思源 啞口 南湖大山登山口
思源埡口,舊稱「埤亞南鞍部」,是泰雅族重要的一條 歷史遷移通道,位於中央山脈南湖大山和雪山山脈交會的鞍部。 當時泰雅族人通過這處鞍部,進入今日宜蘭縣, 在蘭陽溪河階谷地建立部落,稱為「埤亞南」, 即今日的南山部落。 思源埡口這處鞍部,日治時期被命名為「埤亞南鞍部」。 視線佳時可俯瞰蘭陽溪谷,冬天可欣賞南湖大山雲景, 思源啞口降雪機率亦高; 每到春天午後可欣賞雲海奇景, 磅礡氣勢令人難忘。 思源啞口 […]
武陵農場 南谷生態園區
中橫公路支線在民國47年通車後,便陸續有人移居到武陵地區 從事森林作業與農墾活動;農場成立初期以安置國軍退除役官兵 從事農業生產為主,開發東西橫貫公路沿線之山地農業資源, 並成為輔導會所屬山地農場之一。 民國52年時,當時的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蔣經國先生, 在親自實地勘察後,將原屬榮民農墾處的武陵墾區,正式命名為 「武陵農場」,武陵地區的農業發展便正式開啟。 武陵農場位於大甲溪上游的七家灣 […]
武陵農場 北谷 草原花海
武陵農場成立於民國52年,位於大甲溪上游七家灣溪畔, 佔地727公頃,地勢在海拔1,740公尺至2,599公尺之間。 農場由退輔會與林務局分別經營, 是國內難得的避暑勝地。 春季是花之饗宴,滿山遍野的花,散發淡淡的幽香, 夏秋瀰漫在果香中(每年7月~10月為水果季節), 深秋山中楓葉火紅動人,冬天武陵吊橋左側山腳下 則洋溢著菜圃的翠綠。 四季變幻的景緻,使得遊客流連忘返。 成立於民國52年,原屬為 […]
武陵農場 桃山瀑布步道 (未竟)
武陵農場位處海拔1750-2200公尺的狹長山谷, 位於台灣偏北的中央地帶山中,為雪山山脈所圍繞。 鄰近四周皆為台灣名山,東邊遠處包含中央山脈北一段的: 南湖大山、中央尖山,西邊有雪山,西北邊則是大霸尖山, 北方則有所謂的武陵四秀:品田山、池有山、桃山、喀拉業山, 武陵農場就處在這些超過3,000公尺 雄偉高山所包圍的山谷之中。 在武陵的山谷中,七家灣溪就沿著這山谷流過, 七家灣溪是大甲溪的上游支 […]
武陵農場 雪山登山口
武陵農場位在中橫公路宜蘭支線53公里處, 佔地727公頃,海拔高度1,740至2,599公尺之間, 成立於民國52年(1963)。 原屬為國軍退除役官兵農墾處的武陵墾區, 後更名為武陵農場,由退輔會與林務局分別經營。 在群山屏障下,氣候冬暖夏涼為孕育蔬果的絕佳環境, 當地出產的水果、蔬菜以及茶葉品質優良,廣受大眾歡迎, 四季更迭風情迥異,以「春花」、「夏果」、 「秋楓」、「冬雪」特色為人知曉。 武 […]
梨山賓館 遠眺 環山山嵐
梨山風景區位在中部橫貫公路48公里處, 以西銜接臺中,以北通往宜蘭,以東沿著中橫公路可達花蓮, 以南行經大禹嶺、合歡山至霧社、南投, 東西全長約89公里。 地處中高海拔,四季景觀優美, 自然資源豐富,盛產高冷溫帶蔬果。 由於此區為中橫公路主線與宜蘭支線的交會處, 使得梨山成為中臺灣頗負盛名的高山風景區, 並與苗栗獅頭山風景區、彰化八卦山風景區被列定為 「參山國家風景區」。 此區平均海拔高度約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