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玩水
基隆 正濱漁港 之向晚 (下)
正濱漁港,舊稱基隆漁港,位於基隆市正濱里與和平島南方,屬於第一類漁港;可停泊1,000頓以上的遠洋漁船,為近海拖網與遠洋漁業基地。 由於和平島的山脈阻擋東北季風,早在台灣荷西時代即為帆船停泊港灣。現今該港雛型主要是1934年台灣日治時期由日本政府建成,時稱「基隆漁港」,為當時北台灣最大的漁港,戰後也曾繁榮一時。 「正濱」港名取自中正區「正」字與日治時期行政區濱町「濱」字組合而成。 該港灣主要由八尺 […]
基隆 正濱漁港 之向晚 (上)
正濱漁港,舊稱基隆漁港,位於基隆市正濱里與和平島南方,屬於第一類漁港;可停泊1,000頓以上的遠洋漁船,為近海拖網與遠洋漁業基地。 由於和平島的山脈阻擋東北季風,早在台灣荷西時代即為帆船停泊港灣。現今該港雛型主要是1934年台灣日治時期由日本政府建成,時稱「基隆漁港」,為當時北台灣最大的漁港,戰後也曾繁榮一時。 「正濱」港名取自中正區「正」字與日治時期行政區濱町「濱」字組合而成。 該港灣主要由八尺 […]
基隆 海大堤防外之 暗夜漁火
八尺門是位於基隆港東北邊的和平島與正濱港之間的水道,當地人稱其為「八尺門」用來形容此水道的狹隘,這裡的水道狹窄如帶卻澄清見底,因此也被列為昔日「基隆八景」之一的「海門澄清」。 日治時期,政府當局獎勵日商以此為根據地,發展遠洋、近海漁業,因此成為北部漁業基地。 「八尺門水道」最窄之處約在中間位置,長約74公尺,日治時期1935年在此興建完工「基隆橋」(戰後改名和平橋),當時是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跨海大 […]
基隆 八尺門 社寮橋 之暮色
和平島是台灣最近的離島,以狹窄的「八尺門水道」分隔。「八尺門」地名最晚在清初就有,可能是早年漳州航海人的命名。 「八尺門」地名的由來,文獻上在康熙六十一年的《台海使槎錄》出現過,是從當地人的口述而得來。當時漢人來此地,稱其「八尺門」,意即此水道出入口極為狹窄,但並非寬八尺。 八尺門是位於基隆港東北邊的和平島與正濱港之間的水道,當地人稱其為「八尺門」用來形容此水道的狹隘,這裡的水道狹窄如帶卻澄清見底 […]
基隆 八尺門 社寮橋 之向晚
和平島是台灣最近的離島,以狹窄的「八尺門水道」分隔。「八尺門」地名最晚在清初就有,可能是早年漳州航海人的命名。 「八尺門」地名的由來,文獻上在康熙六十一年的《台海使槎錄》出現過,是從當地人的口述而得來。當時漢人來此地,稱其「八尺門」,意即此水道出入口極為狹窄,但並非寬八尺。 八尺門是位於基隆港東北邊的和平島與正濱港之間的水道,當地人稱其為「八尺門」用來形容此水道的狹隘,這裡的水道狹窄如帶卻澄清見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