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二三) 無錫 萬達廣場
濱湖區是無錫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總面積為770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為78萬。 自2010年11月15日起,中共無錫市委、無錫市人民政府機關從崇安區遷至濱湖區新金匱路1號 市民中心辦公,濱湖區成為新的無錫市政府所在地。 濱湖區下轄8個街道、1個鎮:河埒街道、榮巷街道、蠡湖街道、蠡園街道、華庄街道、 太湖街道、雪浪街道、馬山街道、胡埭鎮。 據了解,濱湖區正著力打造以“建設新載體、構建新業態、發展新 […]
濱湖區是無錫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總面積為770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為78萬。 自2010年11月15日起,中共無錫市委、無錫市人民政府機關從崇安區遷至濱湖區新金匱路1號 市民中心辦公,濱湖區成為新的無錫市政府所在地。 濱湖區下轄8個街道、1個鎮:河埒街道、榮巷街道、蠡湖街道、蠡園街道、華庄街道、 太湖街道、雪浪街道、馬山街道、胡埭鎮。 據了解,濱湖區正著力打造以“建設新載體、構建新業態、發展新 […]
從春秋吳國到元朝開鑿的運河, 不僅是全世界最早、也是最長的一條古運河,更是內陸重要的航道。 現代人口中的「大運河」,全名叫「京杭大運河」,又稱「京杭運河」。大運河聯絡北京,天津、河北、 山東、江蘇、浙江等地,將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等五大水系連成一氣,成為完整的水運網。 南方的糧食、絲綢和物資,經由大運河運送到北方,在當時堪稱是重要的經濟命脈。 鎮江到杭州的江南運河,又稱江南河或官塘河,為 […]
清名橋街區,又稱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江蘇無錫市南長區,是大運河畔典型的江南水鄉, 被譽爲「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街區由南長街、京杭大運河無錫段、南下塘、伯瀆港、大窯路 一帶等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區域組成。 街區以古運河為軸,佔地18.78公頃,由寺、塔、河、街、橋、窯、坊眾多景觀組成特色環境, 構築了獨具風韻的江南水弄堂。而始建於明代、飛架運河兩岸的「清名橋」則是街區內的標誌。 2014 […]
蠡湖又名五里湖、漆湖或小五湖,位於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區西南部,形如葫蘆,是太湖伸入無錫的 一個內湖,水域面積8.6平方公里,東南經十里長廣溪聯通太湖。 蠡湖以中部橫臥湖面長300多米的 寶界橋(由無錫籍著名實業家榮宗敬、榮德生捐建)為界,分為東蠡湖和西蠡湖。 蠡湖大橋以西有蠡湖公園和蠡園,東蠡湖湖心則為西施庄。 蠡湖、蠡園皆因著名歷史人物范蠡而得名。 相傳在2400年前,春秋末期,越國大夫范蠡幫助越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朝詩人 張繼的詩作《楓橋夜泊》,將寒山寺的秋景描述得浪漫又生動,也吸引萬千遊人前往蘇州 尋找寒山寺的迷人畫境。 寒山寺,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的楓橋鎮,面對著古運河,最早建於南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 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太宗時的高僧寒山與拾得,曾經在這裡修行,因而更名「寒山寺」。 到了宋朝,當時的節度使孫承祐建造了七層 […]
平江歷史街區位於蘇州古城東北部。平江區的名稱,取自蘇州舊稱平江府。 平江之得名有兩說:一為平定江南之說,宋開寶四年(971),南唐去國號改為江南國, 開寶七年宋諭吳越伐江南,八年(975)宋以吳越孫承佑為平江節度使,意在平定江南。 平江路,是蘇州市區裡頭一條非常有特色的老街。這條頗受歐美旅客喜愛的古街, 經過整建以後呈現出古古的整潔面貌。 串起了拙政園、獅子林、藕園、東園、蘇州博物館和戲曲博物館, […]
杭州梅子青酒店坐落于湖州街599號,毗鄰城市主干道莫干山路,位踞城北橋西板塊核心商務區, 拱墅區商業中心。酒店是一家按照五星級標準建造的集客房、餐飲、娛樂、商務、會議等功能為 一體的綜合性精品商務酒店。 酒店裝潢以傳統江南庭院式的清雅悠揚為基調,融合傳統文化意蘊于現代設計, 力圖傳達回歸、傳承、綠色的經營理念。 酒店北面緊鄰萬達廣場,杭州汽車城;東靠北城天地商業中心,毗鄰運河文化廣場等歷史 文化景 […]
位於河坊街和中山中路交叉口的四拐角,是杭城傳統街區的心臟, 也是杭州古城現存唯一的一塊完好的歷史地段。 杭州百年老店雲集之處清河坊自古是杭州的繁華地段。 河坊街新宮橋以東,是南宋時期宋高宗寢宮—德壽宮遺址。南宋時被封為清河郡王的張俊住宅就 在當時稱之為禦街的太平巷,故這一帶被命名為清河坊。 南宋時期,清河坊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是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賈雲集之地。 歷經元、明、清 […]
清河坊歷史街區–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較完整的舊街區,也是杭州悠久歷史的一個縮影。 清河坊的歷史起源於南宋。南宋定都杭州,築九裏皇城,開十裏天街(今中山中路)。 於是,在宮城外圍、天街兩側,皇親國戚、權貴內侍紛紛修建宮室私宅。 中河以東建德壽宮 、上華光建開元宮、後市街建惠王府第、惠民街建龍翔宮等。 而清河坊的得名,與當時的太師張俊有關。建炎三年(1129),張俊在明州(今寧波) 擊退金兵 […]
西湖十景之名見於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吳自牧《夢粱錄》,當時的文人詩詞中也多有提及。 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名目為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鐘、 麯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雲。 至清代,康熙帝南巡至杭,為西湖十景題字,並將「兩峰插雲」改為「雙峰插雲」;「雷峰落照」 (或稱「雷峰夕照」)改為「雷峰西照」;「南屏晚鐘」改為「南屏曉鐘」。 皇上的賜名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