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九年(1920)臺灣總督府改革地方制度,廢廳改設州,州下設郡,郡下設莊街。乃併臺北、
宜蘭二廳及桃園廳海山堡四十莊為臺北州。當時臺北州共轄一市、九郡、六街、三十四莊。
雙溪地區,分轄於六郡,廿七街莊及部份<番地>。在當時屬於<基隆郡雙溪莊>
<雙溪>,顧名思議,便是因為有兩條河川在此匯集, 包括<雙溪>及<牡丹坑溪>
<雙溪> 發源於盤山坑,向東北方向流約五公里到柑腳,又經一公里多到外柑腳,折向西南
流經上林、平林到雙溪村,於左岸受牡丹坑溪,兩岸分別有四、五條支流相會。
<牡丹溪>又名<武丹溪>,發源於三貂武丹坑,南流經鐵道,再北流五公里經粗坑,五分,
流至雙溪村與雙溪相匯,再向東南流向貢寮鄉。
雙溪受武丹坑溪後,亦稱<雙溪川>。東南行受丁蘭溪,折而向東行至貢寮,於右岸受內寮川。
雙溪自貢寮以下,儼然如大河,繞下雙溪,東南行折而北,以至新社,海口而後入海。
牡丹溪與雙溪交會,匯流成雙溪川。
當年雙溪有舟楫之利,此處設有渡船頭,為牡丹及雙溪溪口間船隻往來的口岸。
火車、公路興建後,渡船頭就逐漸沒落…..
今<三忠廟>前的<長安街>便系昔日由渡船頭上岸後,主要的街道
正因為往來口岸,街道便逐漸形成,店舖也就櫛次鱗比的開設起來
雙溪鄉三忠公之信仰,始於嘉慶七 年(1802)由漳籍人氏<連元橋>、<連元櫛>昆仲奉祀而來,
原僅有宋丞相文天祥之小型神像,同治 七年(1866)興建大廟,始增祀忠臣陸秀夫與張世傑,
併尊為<三忠公> 為連氏尊為家族之保護神,相傳早期不開放任由大眾膜拜。
<三忠廟>為全臺唯一供奉南宋三位忠臣廟宇,又稱<三公廟>。也是雙溪鄉第一座廟宇,
由於歷史悠久,加上位處市區且氣勢磅礡,自古即為雙溪鄉民之信仰中心,香火相當鼎盛
連氏一族,曾出過舉人,後代子孫長年擔任雙溪地方首長一職,可謂當地世族大姓
(連舉人宅位於雙溪高中旁, 連氏宗祠則位於雙溪站後南天宮左側,另篇介紹)
<三忠廟>位於大同路及長安街口
由廟前往渡船頭方向走,一眼便能看見老接內最具代表的建築物—<林益和堂>
<林益和堂>為一中藥鋪,立面極具特色,可稱得上雙溪老街的代表之作
目前中藥鋪仍持續開業中
至泰昌街口,石砌的房屋外牆及拱廊構成一段極為完整的老街氛圍
至渡船頭邊左側,一棟擁有庭院的宅院,同樣是<林益和> 所有
商借進入中庭天井處觀賞
紅磚建造的二層洋樓,門廊下的門邊有楹聯,聯首即以<益><和>二字開頭
繞至屋右側,有一空地,其旁石砌牆垣仍在,卻佈滿了蒼涼之感
在次樹下小憩,可清楚看見兩條溪流在此匯流之情形
牡丹坑溪對面似有特殊建物…..沿大同路前去溪的對岸,小巷內轉入,
有類似票亭之所,經詢問居民,告知為昔日戲院之殘跡
眼看戲院僅存正面立牆,其屋頂及臨溪一側已成荒徑
走回三忠廟,往長安街另一側走入僅存一石砌拱廊可資慰藉
雙溪鄉人口的成長由於受到天然環境的限制,一直與礦業的發展有密切的關連,
如果礦業發達,人口就自然增加,反之,礦業蕭條,人口也就外流而減少。
近來,工商業急速發達,年輕人紛紛往大都市謀職,加以礦業逐漸沒落,人口也就逐年遞減。
不過,下回路過,不必匆匆…..有老街可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