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三年(1928)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拆除了清代的
<布政使司衙門>,並將部分拆除的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開始籌劃興建「台北公會堂」。

公會堂正式動工是1932年11月23日,工程費時四年,於1936年11月26日完成…..

建築物由總督府營繕課技師<井手薰>設計
(井手薰設計之作品包括有: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原臺灣教育會館, 原高等法院(司法大廈)等等…)

建築本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所造,為四層式鋼骨建築,是當時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
無論其耐震、耐火、耐風,其性能均極為優良。

公會堂面積有一二三七坪,建築物總坪數則有三一八五坪,主要特色是建築式樣採極自由的形式,
並具有回教式建築風格,其空間可容納人數,也僅次於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公會堂而居第四位。

1936年完工的中山堂,正當台灣官廳建築由式樣建築轉變為現代建築的過渡時代。
原本繁複、華麗的裝飾已由簡單、明朗的立體線條取代。

中山堂是運用多重立體的小建築組合出整體的形狀,這使得整體構形在沒有許多外觀裝飾下,
仍不至於顯得單調。運用不同顏色的面磚在牆面外觀所拼貼出的各種花紋,也是其獨具的特色之一。


正向立面是一片和緩的大山牆,暗示著內部大跨距的會堂空間,但在形式處理上已減少樣式
建築女牆的影響。

樓梯隱入正立面後,廁所等服務空間亦退向側面,使得面臨廣場的正立面顯得
更完整,更簡潔。在這刻意處理的平板立面上,開設六個細長的窗口及小圓窗,窗簷並不被強調,
僅可視為一個大面上被鑿出來的開口而已。

壁面以不同色澤面磚貼砌,強調水平線的移動,以化解大面積的單調感。
在山牆兩側突出的塊體上,還用不同顏色拼湊出一道花邊來,顯的十分精緻輕巧。

該建築採取1930年代流行的現代折衷主義樣式,使用鋼骨水泥結構,外表貼由北投窯場所生產
的淺綠色面磚,不過兩柱與門面,仍有古典圖案之裝飾。

另外,公會堂採取台灣難得一見的中東阿拉伯拱窗及台灣陶瓦,而運用北投窯場面磚貼出
的各種多端變化花紋則正是其所獨具的一項特色。

民國三十四年(1945)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省受降典禮便在公會堂舉行,當時場面極為盛大,
受降典禮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則由
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等人代表出席,從此以後臺灣正式重返祖國懷抱。

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台北市政府接收,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
「普通集會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及「堡壘廳」。

其後中山堂的主要功能之一即為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並且成為政府及各界舉辦重大集會之空間。

 

中山堂現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有與管理,其經營方式為分廳且公開單日外包,因為場地寬闊
且收費合理,現仍為台北演藝界重要表演場所之一。

此次因同學會選定在中山堂堡壘廳舉辦,趁此聚會進入仔細參觀….

也算是順便作作功課;

廣場前的孫中山銅像….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