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慈天宮> 創建於道光二十六年,開墾之初慈天宮廟址雖已堪定,但因物資短缺,故暫安置於簡陋
木屋,奉祀<姜秀鑾>家族自惠州迎請而來的觀音神像,其後隨著墾業漸進,在咸豐三年遷建於現址。
同治十年(1871)由當時的墾首<姜榮華>倡議擴建,並於同治十三年(1874) 竣工,即成今日主要之規模。



北埔是清代道光年間廣東省客家移民開墾的基地,原名「竹北一堡南興庄」。
相較於新竹其它地方,北埔的開發是最晚的,但在建築格局方面講求防風聚氣,並藉由竹圍、城門及
曲折的巷道,打造良好的防禦功能。
已有百年歷史的北埔老街大隘三鄉 ( 北埔、峨眉和寶山) 一帶最為繁榮熱鬧的地帶。
北埔老街正是以<慈天宮> 為中心而發展的老街…..



自漢人入墾後,步步向內陸丘陵及山區前進,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件後,竹塹東南的
北埔、峨眉與寶山三鄉仍為原住民所居之地。
開墾之初,漢人與原住民爭戰屢有傷亡,墾民隘丁屢屢會向觀音神像禱祝,祈求平安順利。

其後番害漸息,墾首<姜秀鑾>乃於道光二十年(1846)將慈天宮改建為木造廟宇。

此時的北埔與月眉(今峨眉鄉) 兩庄田園開墾已達千餘甲,人口有千餘戶,市街已然形成,
北埔也在道光末年已經完成一座有城門與刺竹圍成之聚落。

咸豐、同治年間,墾民生活充裕之後,北埔的移墾家族才有餘力著手改築廟宇、興學設塾;
另一方面,宗教活動亦在此時益顯蓬勃,北埔慈天宮亦即在此一時期開始進行重修。


依據文獻可徵之記錄,其間經過數階段的翻修增建,其中又以墾首<姜榮華>(姜秀鑾的長孫)於
同治十年(1871)倡議重新擴建慈天宮,募集大隘各庄庄民的捐銀為最具壯觀,
此次擴建於同治十三年(1874)竣工。

增築兩廊與前殿,成為兩殿兩廊兩橫屋之格局,即成今日北埔慈天宮主要規模。
光復後,續有若干修繕,其中以民國60年全面修建,遂成為今日的面貌。



客籍聚落的首廟一般以三山國王、三官大帝為主祀神明,而北埔墾拓先民之所以觀音神像為
祭祀主神,由此可見閩、粵兩籍當年合墾大隘地區的休戚與共。

慈天宮平面隔局近似客家典型的「雙堂二橫」式建築。
由於基地西北為邱家祖厝所在,擴建之時,右橫屋護龍部份只能建到一半,而成不對稱的形態。
慈天宮的主神為觀音菩薩,配神為天上聖母、五穀神農皇帝、文昌帝君、三山國王、三官大帝
、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其旁則從祀淡水同知李嗣鄴、姜秀鑾、姜榮華等三人。

建築形式與配置為二殿二廊二護之格局,中間圍一中庭,作為祭拜空間,整棟建物之中心正對著
秀巒山頂,並與北埔街成一直線。

 

山門成中央高兩邊低之硬山式屋頂,五垂脊飾以曲線優美之燕尾,使天際富於變化,脊上有龍鳳
、人物(三官) 、假山裝飾,並塗以黃、藍、綠之塗料,配合橘紅色之琉璃瓦,顯得生動活潑。

 

前殿步通樑上拱做飛鳳座,員光、雀替、吊筒皆飾以彩繪、雕刻。

 

山川殿石堵雕以螭虎,腰垛以花烏獸飾。外牆以塊石疊砌成牆基,壁面以紅磚作空斗砌。

窗為彩色花紋石雕窗,護龍正面用石條窗,背面用綠釉磚窗。

 

山門前的一對龍柱,線條簡潔有力,增加氣勢,石獅、石枕及石堵充滿裝飾趣味。

同治甲戌歲立   信士邱阿四 陳友才 姜殿斌 邱新鳳 徐和傳敬奉 (龍柱)

 

廟前大埕石塊鋪砌,並分為三個階面進入殿內,室內地面以六角紅磚鋪面為主。

(一般主祀觀音菩薩(佛祖)者多稱為寺或是巖, 慈天宮算是特殊的案例)

重要的匾楹包括有:

光緒捌年歲次壬午仲冬月吉旦  福蔭羣生

 例授州司馬 經理姜榮富 

例授州司馬軍功五品銜 姜榮華

   率男  國子監太學生  紹基 同立


慈意本充周南海云遙蓮葉浮來皆寶筏

天心同惻隱東瀛雖僻恩波到處盡安瀾

    己未年仲夏吉旦  信士姜義豐奉獻   前生員彭裕誠 敬書


光緒貳年丙子歲桐月吉旦   志衛山河  德參造化    墾戶 金廣成等 仝立

 

殿中重建碑記,說明其沿革…..

北埔慈天宮重修碑記 ()

    同治拾叁年甲戌歲公立  總經理 姜榮華捐銀弍仟大元

   總墾戶金廣福  捐銀伍佰大元 (下略)

 

日治後,日本人創設了<新竹國語傳習所>、<北埔分教場> 於此,但入學者廖廖無幾。
是年十月一日改稱「北埔公學校」,學生數八十八名,仍以慈天宮為臨時教室。
直到新校址成立後,始遷出此處….


慈天宮無疑是北埔地區最重要的廟宇,也是道光年間起,竹山區墾拓史上重要的見證;

在許多閩粵械鬥的負面情緒中, 慈天宮也充份說明閩粵之間能夠合作無間,族群之間的對立
也能夠透過共同的信仰中心來消弭於無形, 最有力的驗證…..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