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園> 原本是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熱帶植物園。由於台大第四任校長<傅斯年> 先生在擔任校長期間,
為台大樹立了非常重要的學術典範和自由風氣,卻因病逝世於當時的臺灣省議會。台大人為紀念傅校長,
在與各界及家屬討論後,決定於台大校內擇處安葬 。墓園位於台大校門左側, 稱為<傅斯年紀念墓園 >

 


傅斯年(1896-1950

山東聊城人,幼年喪父,由祖父及母親撫育成人。北京大學念書時期,為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
1920年,負笈歐洲,在倫敦大學三年半後,轉赴柏林大學。在遊學六年半的時間當中,大部份
時間都在研讀實驗心理學在內的自然科學,柏林大學後期開始閱讀比較語言學,並學習東方語言。

192610月,傅斯年應聘為中山大學教授、文科學長(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和史學兩系主任)
開始其一生轟轟烈烈的學術志業。

首先是在中山大學創辦語言歷史研究所,兼任所長。
1927年中央研究院設立時,傅斯年歸屬心理學研究所。
隔年,說服當時中研究院院長<蔡元培>設立<歷史語言研究所>,立即獲得贊同。

傅斯年主持史語所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籌備安陽殷虛的考古發掘。

傅斯年五十歲那年,出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

國民政府遷台之後,被任命為國立台灣大學校長。傅斯年同時聘任<錢思亮> 教授作為教務長。
在他任內,廣延教授、增建校舍、充實圖書、獎勵研究,奠定了台灣學術根基及自由風氣傳統。

19501223日,傅期年校長因長期健康不佳又過度操勞,於內任因腦溢血而過世。
傅校長身後火化,經各界及傅夫人討論後,決定於台大校內擇處安葬。

「傅園」 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台北帝大附屬的熱帶植物標本園,是日本人企圖向南洋挺進,
積極地調查與收集台灣與南洋各地的熱帶植物,所留存下來的標本園區。


195112「斯年堂」完成,學校舉行大典將傅校長骨灰遷入,亦將此地更名為「傅園」。
傅園的建築形式,以斯年堂為中心搭配放射狀的圓柱、方尖碑、水池,環狀步道的造景,
是一個極莊嚴隆重的紀念場所。

「斯年堂」仿四柱式帕森農神殿建築,採典型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柱頭為單純方形
頂板不作裝飾,柱身作溝槽,不設柱基直接佇立於台基,展現簡潔大方,沉穩雄壯的氣勢。


「斯年堂」簷下橫楣飾帶,樸實無華,正面山牆牆面則飾以「勳章泥塑」,標誌功績。
庭前中矗立仿古埃及象徵太陽的錐形「方尖碑」(Obelisk),但碑上無刻文,而碑前
設有幾何圖飾的圓形噴水池,則有羅盤儀方位的象徵,充分展現中西融合的意涵。

傅園內樹木參天,不僅遮蔽光線,且滋生蚊蟲,一直人跡罕至。
2004
1月台大開始進行傅園的整修作業,同年5月初舉行重新啟用典禮
經整修後,園內明亮寬敞、草坪椰影相互呼應、林蔭步道整潔,重新賦予傅園莊嚴的面貌。


傅校長接任台大校長後,致力改革帝大舊制,從師資的萃選,教室宿舍的興建,並首創校務會議,
大力整頓圖書館,以及嚴格辦理入學考試等,樹立了今日之風格。

位於行政大樓前的「傅鐘」每節上下課時都會敲二十一響,其源由來自於傅校長的名言
「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傅鐘二十一響至今仍為台大的精神象徵。

哲人已遠,而精神常在….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