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元<黃公望>作,初贈無用上人,幾經輾轉,復被火難,今存二殘卷,長者曰「無用師卷」,
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短者曰「剩山圖」,藏浙江省博物館。描繪富春山水,用墨淡雅,疏密有致,為中華十大
傳世名畫。睽違了三百六十年, 日前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合璧亮相,堪稱今年文化界盛事….

<富春山居圖> 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創作於至正七年(1347)至至正十年(1350),以浙江富春江
為背景,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用墨淡雅,但極富變化,是其代表作。



拜現代製版印刷之賜,坊間簡體字書店提供多種版本,可資細覽,而無須到展場即可仔細觀賞;

有關此作之傳承典故記載著:

元至正七年,<黃公望>發軔寫之,三年乃成,高可一尺,長逾二丈。公望題款贈諸<無用>。
<無用>以其精美,即慮後世必有巧取豪奪者,遽料一語成讖,此畫之輾轉,果真波一三折焉。


明成化年間,藏家<沈周> 得之,懸於居室,終日賞玩。
後以其無名人題跋,授友,囑題於其上,友子垂涎,匿之,偽謂失竊。
其後期年,有沽之於市者,周見之,四方籌貲,欲複有之,迨金足,而市者不得尋,
周捶胸頓足,悔之不已。

富春山居圖明末原為<董其昌>收藏,之後轉賣給<吳之矩>,順治年間傳給兒子<吳洪裕>。

吳洪裕甚愛之, 過世前決定將智永的「千字文」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作為陪葬,

當這些畫丟到火爐時,其姪<吳貞度>從火堆中搶救出「富春山居圖」,但畫卷已被火燒成
一大一小兩段,原卷首小段經過修補後稱之為「剩山圖」(橫51.4公分,高31.8公分),而
後段畫幅較長,稱之為「無用師卷」(橫636.9公分,高33公分)。

民國二十二年,寇據東北,故宮文物南遷,<無用師卷> 輾轉滬寧,終轉藏於台灣故宮。

<剩山圖> 則流失於民間百年….抗戰間,滬上<吳湖帆> 以商彝換得,喜不自勝,自號其居曰
「大癡富春山圖一角人家」。


<沙孟海> 獲悉,以民力不堪保存,未若收之國藏,屢往說之,1956年終歸諸浙江省博物館。

按: 黃公望(1296~1354),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字子久,號大癡,又號一峰道人,
晚號井西道人。父母早逝,繼永嘉黃氏,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黃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
與吳鎮(1280~1354)、倪瓚(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稱為「元四大家」。

 

至正七年,年歲漸老的黃公望回歸浙江省富陽縣富春鄉,同門師弟無用師同往,黃氏為無用師
描繪富春山景色,到至正十年(1350),歷三年方完成,時黃氏82歲,是其傳世最重要的作品。


畫作中描繪的是黃氏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廟山、大嶺及富春江等一帶的山川景緻。
畫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岡陵起伏,山勢層層疊疊,林木交錯。
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皴畫山石皆用披麻皴法,運筆時快時慢,
線條有長有短且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錯組合。



兩幅畫卷雖然獨立裝裱,但前後呼應山水相連。
長卷有起有落、有濃有淡、有幹有枯,樹、石、軒、舟點綴其中,一層層皴染,頗有空間和深度。

 
或許由於該作乃隨身帶著依當時之興致添加筆墨,反覆共畫了幾年,以致缺少一氣喝成之流暢;
用筆前後習性亦略有不同,縱觀其構圖精細之程度不及其他盛年之作,或許是年事已高,抑或是
以擁有閒淡的心情來作畫….

不免讓人懷疑起其是否真為黃公之佳作?

還好該卷流傳有緒,經過內府鑑定,卷尾並有黃公望本人的自跋, 當不至於有誤…..

更教人慶興的是:

兩岸之間的一笑抿恩仇,又著實地跨進一大步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