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95220.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萊園在建築上更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地位。

因萊園建築並非成於一時,而是經過百年綿延不絕的增建與修補,

從初建時的閩南式風格,到1930年代林獻堂引入江南庭園與

西洋建築色彩,再到近年添加的現代建築藝術,

萊園可謂百餘年來台灣建築史的縮影。

DSC_4585.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DSC_4586.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DSC_4587.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09.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10.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萊園興建第二階段(19001949),由林獻堂先生主導,

為萊園的全盛時期。

重要建設有:五桂樓、木棉橋、柳橋。夕佳亭、三十六台階、

萬梅崦、鐵砲碑、櫟社二十年題名碑、林文欽銅像、考槃軒、

環翠廬、林竹山夫子頌德碑。

P2095215.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16.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17.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20.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22.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日治時期的萊園更是台灣教育、文化、政治、社會運動的重鎮。

這裡曾是櫟社詩人們的聚會所、文化協會「夏季學校」的上課處,

也是「一新會」、「一新義塾」的活動場域,

更是林獻堂招待賓客,匯聚台灣菁英共商台灣前途的重要據點。

因此,萊園除了建築之美外,更傳承著台灣的歷史與文化。

DSC_4589.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DSC_4591.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座落於台灣形狀的土台上,

因雕工精細,曾被譽為全台灣最美麗的水泥雕塑碑。

 

DSC_4588.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DSC_4590.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日治時期中部的「櫟社」不僅是臺灣三大詩社之一,

更是一個保存、傳播傳統漢學的文化團體。

1922年櫟社成立二十週年時建立此碑以為紀念,

P2095211.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正面雕有麒麟像,取「麒麟吐玉書」的含意,

背面雕有鳳凰,代表「有鳳來儀」。

這些雕塑展現的不僅是裝飾,

更喻含對傳統文化的堅持。

P2095212.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13.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14.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1902年傅復澄、林癡仙、林幼春、賴紹堯等人成立櫟社,

社名取意:「學非世用,是為棄材;心若死灰,是為朽木。

今夫櫟,不材之木也,吾以為幟焉。」

P2095218.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19.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1911年梁啟超來臺,

期許臺灣文人當積極關懷臺灣的未來,

對櫟社社員影響頗深。

P2095225.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26.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1922108日櫟社在霧峰萊園題名碑前舉行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落成典禮。碑為南強撰記、大智書石。

P2095221.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23.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24.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P2095227.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一旁的林竹山夫子頌德碑是為紀念林竹山所立。

 

林竹山先生是櫟社社員,對漢學有深入之研究。

 

甲午戰爭之後,先生無畏日本政府的打壓與刁難,

 

為延續漢文化乃在霧峰山麓設塾授課,教授四書五經

 

以及文章詩詞。

P2095228.JPG - 霧峰  櫟社二十年題名碑

 

 

1949年,曾受教於門下的學子為感念先生之德,

 

乃建「恩師林竹山夫子頌德碑」,

藉垂永念。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