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腳鄉舊稱「六家佃庄」,相傳永曆年間有六戶佃農至此開墾,遂以六家佃庄稱之,後因閩南語
「家」與「腳」音近訛傳,遂改名「六腳佃」。日治初期,本鄉被分為「灣內」、「六腳佃」兩區。
大正九年(1920) 地方改制,廢區置庄,合灣內、六腳佃兩區為「六腳庄」,劃歸台南州東石郡管理。
戰後初期設置台南縣東石區六腳鄉,1950年改為嘉義縣六腳鄉至今。
鄉公所則設置於於蒜頭村。
地名的起源,相傳是明永曆八年(1654),閩南漳州龍溪縣人<陳士政> 等招佃農六戶來墾。
因為「家」與「腳」兩字台語音同,附近居民就以「六腳佃」稱之。
至於蒜頭村的地名由來, 則是因為早年當地有錢人家很多,據稱有「九萬二七千」
意思是家產萬兩戶有九名,千兩戶有二十七名,算來是頭,即稱「算頭」,後來則被
誤傳成「蒜頭」,一直沿用至今。
蒜頭村並不盛產蒜頭, 得此之名也算是陰錯陽差…..
蒜頭村位於嘉義縣六腳鄉之東南隅。屬於嘉南平原的一部份,南隔朴子溪和朴子市為界,
北隔北港溪與雲林縣為臨,東與新港鄉及太保市相臨,西與東石鄉接壤。
蒜頭村是六腳鄉之鄉治所在,鄉公所、警察局等鄉政府機關皆位於此,
距朴子市及太保市不遠,然感覺上不是那麼近。
蒜頭村在全鄉中算是比較大的村,全鄉唯一的國中也位於此區之內。
整個村以蒜頭國小前面為中心,有五條街道由此輻射出去,大部分為傳統店家。
一般遊客知道六腳鄉的特色景點是蒜頭糖廠的五分車,而朴子溪自行車道從蒜頭糖廠
出發,鐵馬客經過蒜頭老街,竟不知聞香下馬,最主要原因,是蒜頭老街業者各自為政,
缺乏社區營造、商圈整合行銷,以致蒜頭餅很有名,但仍孤掌難鳴。
這才知道:
不盛產蒜頭的村落,竟也發展出以蒜頭餅作為地方名產的故事….
蒜頭可以製餅,
在蒜頭村的蒜頭餅有新寶珍、興旺兩家,都是三代傳承的古早味;
在當地已有一甲子製餅經驗的「新寶珍餅舖」創立於西元1950年,
傳承至今已有三代,從古早味的喜餅到創新研發的蒜頭餅,
新寶珍不僅為無數新人帶來祝福,
更以蒜頭餅溫暖異鄉遊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