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蚋」地名源起於平埔族譯音而得名,地名原意不明,
據文史工作者田調觀察,應該是跟描述友蚋溪谷跟單面山地形有關。
漢人來此開發之後,將譯音雅化成文字,有「油蚋」、「有蚋」之說,
日治時期則改成「友蚋」至今。
後人因此據地名文字中的「蚋」而解釋,
如「蚋」字是「內有虫」,
隱喻該處蚊蚋叢生,乃屬蠻荒之地;
且據《通俗文》一書記載,指出小蚊曰蚋,吸人畜血液,幼蟲棲於水中。
日治時期文獻曾記錄土名「虫仔腳」,位於興化坑附近,從字面意思來看,
是在某個地方或山頭叫「虫仔」的山腳下,
因讓人印象深刻而以此為土名。
友蚋位於七堵山區,曾經是繁榮的礦業聚落,
據說友蚋有三多,一是橋樑多,二是礦坑多, 三是土地公廟多;
建於日治時期的「興化橋」,是當時連結當地礦場、運煤的重要通道,
而橋上還依稀可見幾乎被磨平的鐵軌遺跡。
友蚋最早吸引人注意的是日本攝影學家野澤英治於三十年前來此
所拍攝的友蚋照片, 留下了當時友蚋礦業聚落的風采與儷影,
影像令人震撼且感動。
照片裡的台車道、吊橋, 如今幾乎都已消失殆盡。
在友蚋溪上頭還有高約3層樓的橋墩正是「運煤輕便鐵道橋墩遺跡」,
有如高聳的梯子一般一座座豎立在樹叢間,很難不留意到。
昔日這是蒸汽火車行駛的橋墩,但在民國 57 年一場颱風摧毀後,
現在只剩下殘缺的面貌。
汐止最早紀錄煤礦開採可以追朔回1890年。
光緒16年,淡水縣境內石碇堡一帶的礦坑有過因開採而借據的借銀契文。
其中石碇堡的範圍包括四角亭、八堵、瑪陵坑、友蚋等處,
而因為在同治年間,隨著採煤禁令的取消,也越來越多的煤礦被開採。
日治時期時,日本人在1897年頒布「臺灣礦業規則」,
規定需為日本國籍臣民方得許可採礦,隔年隨著臺人
越來越多身分被確認,
所以有獲得採礦許可的臺人逐漸增多。
赤司初太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大正7年(1918)創立赤司鑛業株式會社
並擔任社長,耗資百萬元投入友蚋炭鑛的開採,歷經數年,未有所成。
鹿寮地區有許多的礦場,日人治台後,大正元年(1912)公佈台灣私設
軌道規程,開放由各株式會社或個人敷設經營,所以各礦坑幾乎都鋪設
輕便軌道,以方便運煤,其中多條路線在友蚋鹿寮間交會,
這些軌道除運煤外,也提供載人服務,稱為輕便車仔,
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輕便車提供了走路以外的
其他省時省力的選項。
城崎彥五郎於大正元年(1912)買收伊勢田礦區,
成立鹿寮城崎炭礦,大正6年(1917)再買收德木礦區。
大正10年(1921)矢野豬之八所經營的十四坑炭礦,
也被鹿寮城崎炭礦收購。
除了鹿寮城崎炭礦外,另有日人秋山義一成立鹿寮炭礦。
汐止人蘇爾民亦在大正元年(1912)於鹿寮開坑。
為利鹿寮礦坑運輸,蘇爾民於大正1、2年間,開鑿全長1.9公里,
鹿寮至十四坑的輕便鐵路,大正14年(1925)由蘇爾民與蘇先致共同擁有。
大正5年(1917)秋山義一設五堵至鹿寮複線。
基隆炭礦株式會社也在大正14年(1925)時,
在五堵站至十四坑間,舖設6公里長的複線。
由於經營礦業的成本高,為分散風險並與日本大財閥會社相抗衡,
所以由汐止人周錦樹、高水、廖進發、嚴丙丁等人共同集資,在昭和年間
成立益興炭礦株式會社,
先收購由顏雲年與三井物產合資成立之基隆炭礦株式會社
已廢坑的烘內炭礦、鹿寮炭礦,也自行開鑿鹿寮新一坑。
「益興炭礦株式會社」成立於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由汐止地區的礦業人士集資籌組成立, 股東包括汐止礦業鉅子周再思之弟
周錦樹, 及汐止人士嚴丙丁、高水、廖進發等,並由周錦樹擔任社長。
「益興炭礦」收購了當時「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已廢坑 的烘內炭礦、鹿寮炭礦,
以及「後宮明合株式會社」所屬北港口炭礦,繼續加以開採,
也自行開鑿鹿寮新一坑、北港二坑、 北港三坑等煤坑。
昭和十三年(1938)時,臺灣實施第一次自己自足生產力擴充計劃,
益興炭礦會社藉由「石炭四年增產計劃」的 設備補助金,
以及新坑開發助成金等獎勵政策,積極擴充設備、鋪設軌道,
一度號稱為臺灣第三大炭礦。
從清末至日治初期,汐止煤業的發展可以說非常的迅速,
並在日本時期達到巔峰,汐止也因煤礦產業而活躍,年產量
曾維持在七萬公噸以上。
礦業繁盛之時,約是民國五、六十年代,鐵道鋪滿整個友蚋山區,
每日都有無數蒸氣火車匆匆前行,此外,以人力為動力的輕便軌道上,
時常可見女人與小孩的身影,他們推著載滿煤礦的臺車,
而男人主要當礦工,穿梭於坑口,揮汗採煤。
煤產曾是台灣重要資源,但由於早年礦災頻傳,
石油產業又日漸興盛,衝擊煤礦業,台灣煤礦人工成本高,
無法與進口煤礦競爭,礦場因此紛紛停工,
隨著時代的演變,逐年荒廢。
30幾年前,運煤軌道交錯於友蚋這片山區,台車繁忙,
機器喧囂,將一箱箱的煤炭運往五堵火車站。
煤礦枯竭之後,小村沈寂,
遺世獨立於友蚋溪上游的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