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最先是18656由蘇格蘭醫學博士馬雅各醫生,於1865528日正式受英國

蘇格蘭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所派,在南部的打狗(現今高雄)登陸,代表在台南看西街開設醫院開始;



 

18671213日首任駐臺牧師李庥(Rev. Hugh Ritchie)和夫人抵達打狗,他是屏東, 阿里港,

東港及東部教區的開拓者。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屏東教會,自西元1871年李庥牧師在阿猴城街上設立福音堂,設教

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是台灣創立最早的長老教會福音堂。


基督教在屏東的第一間教會是里港教會,昔稱「阿里港」。

在宣教師李庥牧師的宣教報告中,曾無數次提 到有關阿里港會友的聚會情形,也提到阿猴城

(今屏東)的會友在這兒聚會聽道餘年後,希望能在阿猴城設立另一個聚會所。


這群居住在阿猴城的會友,不願在雨季涉水到阿里港聚會,所以積極尋覓房屋,準備在

阿猴城設立禮拜堂。直到1871年李庥牧師同意在阿猴城街上陳姓 人家的米店中(今之復興路)

設立福音堂,並請彭根看顧禮拜堂,且兼傳道工作

此即今阿猴教會之前身……



後來人數逐漸增多,大家覺得租房子做禮拜很不方便,應自行設法建造。

會友遂決定進行建堂事宜,先在媽祖廟前買下建築 基地,由蘇仰華傳道負責籌備工作,

至此之後在1910年教勢漸興旺,會友已漸至三百左右,聖殿不敷使用,於是重建教堂。

隨著信徒不斷增加,不得已第二次改築,聖殿一再改築,且土地已無可利用,

會友遂計議另覓適當地點,移轉禮拜堂 ;

1914年第一任牧師吳希榮牧師就任後,便著手籌備新建禮拜堂,並由吳牧師家族奉獻

楠仔樹腳約一千兩百坪之土地(即今仁愛路本教會址),並於1921年建造完成……

此建築以英國教堂之設計圖1:1建造完成,聖殿建築面積七丈兩 尺,闊四丈八尺,

當時並沒有水泥,所以建築物皆用糯米混合糖漿所建造而成,屋頂則為大陸福州的福木

為主樑搭建而成。


因教堂內部寬大,當時也沒有音響設備,所以在 講台下埋設六個大水缸以增加台上

講道時的共鳴度,讓會友都能清楚聽到上帝的真理,

教堂建築物至今85年之久。



建築外觀為仿歌德式建 築,正面尖形屋頂,似凱旋門般的三分式立面結構,

由中央作對稱式的發展,塔樓高聳的斜屋頂,充滿著莊嚴神聖的意味。


離開教會來到中正路,

屏東美術館則是一棟光復初期尚帶有一些日治風格的建築…..

原址為屏東市公所辦公廳(1953~2005)。

民國42年10月落成啟用,為戰後第一代縣轄市官署建築。直至民國94年7月市公所遷址,功成身退。  


 

民國95年8月,屏東縣政府與市公所達成共識,由市公所借予縣政府使用,將該棟建築物

完整保留,並將其歸劃為美術館,在文化部補助下,市公所舊建物於96年2月開工整修,

98年底完工,99年1月重新啟用,

 

再度活化, 並展現其昔日之風華。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