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舊館、南館、新館三村,早年合稱「公館」。

地名稱作「公館」的,都曾經是大地主收租的別館。

在光復後,因為居住人口日漸增多,便在新館與舊館間,成立了「南館村」。


據地方耆老說,吳草禧的祖先是台南地方首富(經學者考證即為臺南吳郡山家族),

清末到本鄉買了兩百多甲地,當初一百甲就成立一個館;日治時代,這一地區就有了兩個館,

就是現在的新館村和舊館村。後來,因為居民戶數增加,又合併了一些永靖鄉居民的人口數,

新成立了現在的南館村。


當時,吳氏祖先相當仁慈,體恤承租佃農沒有居家可避風雨,又擔心居民沒有墳墓用地,

便捐出5、6甲土地,做為貧窮人家居所及三館居民的共有墳地,並在那兒蓋了土地公廟一座,

讓當時貧困佃農受益良多,這塊地就是輿圖上所謂的「武西堡水漆林


李厝晉興堂位於新館村社區入口處 , 但因隱身於一片樹林裡, 且出入僅有一條小路 ;

不容易被人所發現 , 若非查看社區導覽地圖 , 恐怕是不會特意造訪 …..

另有一李家古厝「晉興堂」則隱於霖興宮對面的巷弄內….

古色古香的門樓,以「隴西」冠首,寫著「隴水泓深名登龍虎榜,西山結穴身居鳳凰臺」。

隱約可見三合院的庭院之內,左右護龍各有三落。

這樣的古厝讓人不敢輕易闖入 ; 只得在外觀望 ;

該棟晉興堂建造人,是當是仕紳蔡流之婿李協成(大甫),曾經擁有土地120 甲。

昭和五年(1930),舊館村的李查某帶著兒子李洽鑑遷入新館村,



住家田園占地一甲八分,地方上人稱「甲八」,後來增購到兩甲多。

及本篇所介紹之李家古厝 ;

裔孫中李梧桐曾擔任荷婆崙霖肇宮及舊館霖興宮主委;又擔任舊館村長、埔心鄉代表會主席。

李家先祖擅長經營,曾經擁有兩百多甲土地。


後廳匾額「興善堂」,題著昭和庚午年(1930)仲秋吉旦立,詹阿川及詩同人敬贈。

詹氏是永靖鄉名醫兼詩人,是員林興賢吟社第二任社長。



三合院格局古色古香,四周林木蓊鬱蒼翠,猶如世外桃源。

大廳前的軒亭架構純樸精緻,木板門牆雕飾古典,

還保存著早年的戶長名牌、稅牌等資料,頗能作為歷史建物的教學現場。


 

南館村也有同一宗族的支脈。

 

(部分資料引用自:  埔心鄉  綠活導覽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