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區早期為蔴荳社的聚落所在,故舊稱為「麻豆番社」。

「麻豆」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說來自於西拉雅語的 Mata(目睭)和 au(澳)合併而成,

即樞紐港灣之意,荷蘭文獻寫做「Mattau; Mattauw」。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則認為麻豆並不能停泊大船,

以「澳」稱之頗有疑問,而麻豆一名可能是漢人對此地的稱呼,

其原意應該是「碼頭」的閩南語讀音轉寫。

清代以後,漢人在康熙雍正時期已在麻豆東半部,

形成以水堀頭為中心、以及虞朝莊等聚落的拓墾區。

隨著康熙雍正時期,麻豆社與四大社原住民遭清廷官方徵召

參予平定吞霄社「番」亂及朱一貴事件等大戰鬥,或者勞役、番餉

的徵課以及陋規的索取。使得麻豆社逐漸衰落。

清乾隆以後,(18世紀中葉)漢人勢力在麻豆增長,漢人街庄陸續成立。

乾隆六年(1741),劉良璧的《重修臺灣福建府志》中仍未出現「麻豆保」,

直到乾隆二十年(1755),「麻豆保」出現在文獻記錄上。

顯示麻豆已由原住民轉為漢人主導。

麻豆因腹地廣大、自然資源豐沛且水陸交通便利,

故於平埔族語中有適於人居的「中央之地」(Mattau)之稱,

亦為台灣最早開始源和交易的聚落之一。

延續原漢文化的融合,麻豆發展出特有的豪族文化,

形成頂街、下街類雙核心生活圈的聚落型態。

而後隨著公路的開闢、鎮街與現代都市的形成,

使得日治時期以降豐富而多元得都市風貌成為麻豆最顯著的標的,

卻也逐漸遮掩了平埔族生活及先民墾殖的痕跡。


麻豆歷史街區範圍以興中路與中山路 (即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大通」、

漢人墾殖時期之頂街、下街一帶)為核心,西至歷史建築原電姬館,

東至興中路民生路街口,北至中央市場。

興中路與中山路沿街面全長約875公尺,

歷史街區範圍面積約14公頃。

原為平埔族聚落的麻豆,街市於1920 年開始發展。

街屋的樣式採用日治時期所流行的巴洛克建築與

昭和時期的現代樣式建築居多,

由中山路展開延伸到興中路,

全長約一公里,

是台灣第二長的老街。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