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7872.JPG - 竹北舊街

明永曆十五年(1661),本地隸屬東都承天府天興縣。永曆十八年(1664),東寧承天府天興州。

清領時期,康熙二十三年(1684)本地隸屬於福建省台灣府諸羅縣。雍正元年(1723),劃分為福建省台灣府

彰化縣「竹塹堡」,雍正十年(1732)劃分福建省台灣府淡水縣竹塹堡。

DSC07877.JPG - 竹北舊街DSC07878.JPG - 竹北舊街

光緒元年(1875)年,劃分有福建省台北府新竹縣「竹北」一堡、二堡。

竹北原稱「紅毛田」,因位居鳳山溪口,時有小商船在此停泊並從事貿易,故將鄉名改為「舊港庄」,

本地原為道卡斯族原住民的聚集地,漢人之開發始於清雍正三年廣東陸豐的墾戶徐立鵬,其墾號稱為「日華豐莊」。

DSC07881.JPG - 竹北舊街DSC07879.JPG - 竹北舊街DSC07880.JPG - 竹北舊街

至清乾隆末年,竹北地區的全境開墾大致完成,早期的灌溉埤圳也為日治和光復後的農業奠定基礎。

1941年將本地納入新竹州管轄,因位處於新竹之北,故改稱為「竹北庄」。

光復後改稱為竹北鄉,1988年因配合縣治遷建乃改制竹北市。

DSC07887.JPG - 竹北舊街DSC07882.JPG - 竹北舊街DSC07883.JPG - 竹北舊街

竹北市為新竹縣縣治所在地,亦為新竹縣人口稠密地區,而竹北火車站周邊地區更為竹北市市中心之早期發展區,

歷經數十年發展,部分建物屋齡已達三、四十年以上,且呈現窳陋、閒置、或防火、耐震能力不足之情形。

DSC07886.JPG - 竹北舊街DSC07884.JPG - 竹北舊街DSC07885.JPG - 竹北舊街

而竹北火車站為大眾運輸交通及景觀門戶,旅客運量逐年上升,且於交通部台鐵局新建跨站工程完成後,更有助

前後站人行及土地使用機能串連,提升後站地區之發展潛力。

 DSC07888.JPG - 竹北舊街DSC07891.JPG - 竹北舊街

計畫實施後將可提高竹北火車站周邊地區辦理都市更新誘因,鼓勵民間加速辦理都市更新及活化再生,

且有助於簡化辦理都市更新作業程序,加速推動後站地區交通轉運機能。

DSC07890.JPG - 竹北舊街DSC07892.JPG - 竹北舊街

明治30(1897)910日,設紅毛田假停車場(即臨時車站之意)

當時會設立紅毛田假停車場,是因淡水河橋在同年1月份時,發現結構過於老舊腐朽,行車安全堪輿,

故從116日起上、下行列車均需在橋樑兩端停車,旅客下車後步行過橋,列車則空車推至對岸,再以對岸機車

牽引繼續上、下行。

DSC07889.JPG - 竹北舊街DSC07876.JPG - 竹北舊街

以這種克難的方式營運了七個月左右,在8月上旬,又不幸適逢大雨,淡水河及紅毛田兩橋樑遭沖毀,

上、下行列車至此後,旅客過河互相換乘後,列車均需各自折返,自910日起臨時設立紅毛田及淡水橋假停車場,

直到同年12月橋樑修復後,兩臨時車站才正式取消。

DSC07869.JPG - 竹北舊街DSC07870.JPG - 竹北舊街

原為三等站,設有岸式月台、島式月台各一座,現已改為兩座島式月台。

配合臺鐵捷運化改建為跨站式站房,新建房已於2013/7/17啟用。

DSC07872.JPG - 竹北舊街DSC07873.JPG - 竹北舊街

1955 年,桑朗度神父自新埔鎮調來竹北,開拓福傳園地,先在台元工廠旁,暫租房舍作為臨時教堂。

1956 10 月,便尋得一塊適合建堂的稻田,購買後遂即興工,建造神父的宿舍及聖堂,

即今日的竹北市天主教堂。

 

DSC07875.JPG - 竹北舊街DSC07871.JPG - 竹北舊街

 

竹北天主堂是由雅讓修士所設計監造的洗石子外觀的兩層樓建築物,外表素麗,內涵實用;

一階階對稱醒目的階梯通往二樓聖堂,一樓則作為幼稚園、圖書室和兒童活動室。

DSC07868.JPG - 竹北舊街DSC07874.JPG - 竹北舊街

1957 915 日,竹北耶穌聖心堂落成啟用。

無疑的,

竹北天主堂是舊城區內最具代表的建築物…….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