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里日治時期為麻豆第六保,庄頭名為草店尾角,
草店尾角為蔴豆庄十二角之一,屬於麻豆極早發展之地區,
光復後初期改為草店尾東里,
後又命名為中興里。
距今二百餘年前,麻豆原為一荒陬濱海地帶,
麻荳港則為倒風內海東南方之汊港,據臺灣府誌記載:
「倒風港分三叉,西南為麻荳港,南茅港尾港,北為鐵線橋港。」
港水流經麻荳社社北迄於社頭的水堀頭,水堀頭即為碼頭所在,
舟楫往來商業盛極一時;其外緣沙洲林立,今海埔池王府府址的
海埔里即位此海岸沙地。
嗣後,天然環境的變因,麻荳港航道漸告淤塞,
東起水堀頭,經貓求港、后虞朝、天保寮、下隙仔港、
箕杆港(北勢港)、南下加輦邦(今北勢里)、蚊港厝(今大埕里),
西出油車、經埤頭港、大汕腳,延伸至海埔、港仔尾等地,
港灣浮覆後,或變成為窪地,或成為港塭,海岸線乃漸次西移,
原本濱海之古麻荳社遂成為內陸地域。
麻豆之開墾,先由北角(后虞朝小部落)開始,
次為柬角(什二路),而西角(草店尾),而南角(即巷口),
稱為麻荳社的四角。
至乾隆初年,再由四角發展為八角;即由巷口角分出晉江角,
什二路分出尪祖廟角,草店尾分出東角,北角分出南勢角。
隨著街市的發展,而有廟宇的興起,
如上帝廟、媽祖宮、關帝廟、文昌祠、五王廟等。
地方耆老說,吳姓是當年草店尾的望族,
最多曾有100多人居住,
其中有8棟三合院與後來增建的房宅,
較年輕一代後多遷出居住。
中興里的角頭廟為草店尾角的良皇宮,香火鼎盛,
供奉主神為保生大帝,相傳為明永曆年間,延平郡王鄭成功
領台時,現中興里吳姓祖先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青礁渡海
來台墾殖,迎請保生大帝在吳家奉祀。
經過三百餘年,在民國六十年,信徒倡議集資建廟,
終於民國六十二年完成,取廟號「良皇宮」。
此洋樓建築前身不知是何用途?
抑或是否為
當地望族吳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