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335.JPG - 上歧  洪鳴陽夫妻神道碑

金門縣志大事志史略篇記載:

「晉,中原多故,義民逃居浯洲者六姓,蘇、陳、吳、蔡、呂、顏, 金門有民 ,實自此始」;

由於晉代五胡亂華,中原動盪, 百姓紛紛南遷避難,其中六姓由北方輾轉來到浯洲荒島, 開始拓墾事業

 

 惟史略篇又載: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 柳冕為閩觀察使,奏置萬安監,滋養馬匹,泉中置牧馬區五,

浯,其一也,以陳淵為 牧馬侯 從來者十二姓: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

化荒墟為樂土,自事耕稼漁鹽,生聚蓋日蕃焉。」

 

可見洪姓遷入金門時間之早。

 

DSC09338.JPG - 上歧  洪鳴陽夫妻神道碑

 

烈嶼又被稱做「小金門」,島上的先民從隋唐時代即來此開發繁衍。

唐代閩觀察使柳冕,在島上紅石山上設有牧馬寨做為牧馬之用,宋元兩代在島上設鹽場,明代烈嶼設巡檢司,

清代為防倭寇,立塞置汛。

 

DSC09334.JPG - 上歧  洪鳴陽夫妻神道碑

 

另外,南明鄭成功也於1646年在島上吳山會文武群臣,曾派鄉籍俊彥林習山駐守烈嶼,

以此島做為「反清復明」根據地。

在民國五十年之前,青岐係全烈嶼最大的聚落,

 

DSC09333.JPG - 上歧  洪鳴陽夫妻神道碑

 

 

洪適次子洪楷 (十七郎),字宣曦、號仕同,生於宋高宗紹興已末年 (1139),登宋高宗紹興三十年 (1160)

末期庚辰科進士,在朝為官,諫諍朝綱不振,杆罪權臣,於紹興三十一年 (1161),貶謫福建泉州同安縣令,

忠於任事,三年政績頗有卓者,由於金兵大舉南侵,戰事蔓延不息,公衙停辦,豫贛相繼陷金,歸計难酬,

於宋孝宗隆興甲申二年 (1164),攜眷萍泊托跡於烈嶼西方,

 

不久又徙居東林,又覺東林地居四賽,山巒多耕地少,非蕃衍族盛之所宜,經四處堪輿龍脈吉地,

鑒於青岐有飛鳳展翼之勝,靈氣之所鐘,於是再遷青岐開族蕃衍。

 

DSC09336.JPG - 上歧  洪鳴陽夫妻神道碑

 

 

為何叫青岐?這裡本名叫岐山,後來才改稱青岐,

後來國軍來時,將上庫與青歧合為行政村稱為上岐村。

 

在青岐前往上庫途中道旁,有一墓道碑。

惟其字跡渙散,不復辨別……. 透過文宣導覽資料,確認此即為洪鳴陽夫妻墓道碑。

 

DSC09337.JPG - 上歧  洪鳴陽夫妻神道碑

 

按 :  金門志有記載 :

舉人  嘉靖四十年辛卯科:蕭復陽、洪鳴陽(烈嶼青岐人)、張鳳徵。

 

說明了洪鳴陽為嘉靖四十年辛卯科舉人。

其墓應該會在墓道碑所在之附近,

只是草長掩沒,

不知其踪影何處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