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1780.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時在清乾隆二十年,閩人賴基郎、謝秀川等開拓這裡時,叫它為「大姑陷」。

DSC01777.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75.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76.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93.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92.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91.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經考據:「大姑陷」是由山地泰耶爾族語音譯而來,清同治初年,淡水廳誌把「大姑陷」寫成「大姑崁」。

同治五年,當地舉人李騰芳,奏請改「大姑崁」為「大嵙崁」,並置大嵙崁撫墾局於此,

光緒十三年(1888) ,復改撫墾局為「南雅廳」。

DSC01778.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81.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82.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80.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84.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日治時期,大嵙崁設大溪群役所,後為大溪之名者,是因這裡濱臨大嵙崁溪畔,因溪而名,

大嵙崁溪去其嵙崁兩字,就成了現在的「大溪」。

DSC01788.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87.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3) ,林本源在大溪市區中央,建通議第。

次年在草店尾崁邊,出資建「大眾廟」,同年粵人何朝祥,開墾新澳洲一帶。

DSC01790.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89.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道光二十六年,陳姓墾民開墾烏塗窟,

這個時候,大溪市街的戶口日益增多,店舖也頻頻興建,很快就形成了上下兩街。

DSC01794.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95.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96.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同治四年(1864) ,士林廩生潘水清,集股開墾湳仔溝。再過三年,田心庄的業戶黃新興,招佃開墾水東流,

並廣建樟腦灶,煉製樟腦,同年泉州人黃安邦,承辦烏塗窟開墾事業,在這裡興建了大規模的製茶工業。

DSC01798.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99.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801.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800.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從此以後,大溪的農工兩業有了基礎,並蓬勃的發展,因而大溪的市街也日漸繁榮起來,

下街的西北附近也在這個時候曾建了茅屋數百間,即為現在福仁里的後尾巷與草店尾。

新街南畔的店舖,也在這個時期建築排列起來。

DSC01803.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808.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809.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86.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光緒十二年)(1887)  台灣巡撫劉銘傳親率大軍十餘營進入復興山區勦撫,山胞(生番)畏服,

上自馬五督(現新竹關西鎮境內),五指山,下自雙溪屈尺等處,陸續規化。從此山地乃告平靜,山禁也就開發了,

準許平地人民入山開墾,製腦、伐木、燒炭等事業。

DSC01802.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797.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804.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而各處商旅乃爭相到大溪開設商行,大溪的市街也因此日益繁榮起來。

 

 同年,經清廷核定,在大溪設立撫墾總局,直隸巡撫,總理全台撫墾事務。

總局之下隸八個撫墾局,大嵙崁(大溪)又為八個撫墾之一,下設雙溪、三角湧(即三峽)、

咸菜甕、五指山、南庄等五個撫墾分,專司番政。

DSC01814.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807.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光緒二十一年,因清廷戰敗,與日本訂立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日本,全台震駭,到處殺伐劫掠,混亂不堪。

一直到1898年,日人定台之後,才恢復開墾現在的復興里、湳仔溝,並設煉製樟腦的爐灶於復興鄉的詩朗、

竹頭角(長興村、)九爪坪、加輝(現名奎輝)、以及五寮(現屬三峽鎮)等處,

而大溪街市的繁榮景況又告漸漸恢復。

DSC01811.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815.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810.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和平老街的二樓式街屋,多為日治時代大正年間建築。

古蹟研究者說,大溪老街建築為「大溪樣式」,是建築風格中的特有種,融合巴洛克式繁飾主義,

以及閩南傳統裝飾圖案;

前者有希臘山頭、羅馬柱子,後者則可見魚、蝙蝠等祈求吉慶的圖案。

DSC01816.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大溪樣式建築不僅反映了漳州移民對建築裝飾的重視,也不難窺見台灣傳統匠師爭奇鬥妍的精湛工藝水準。

據推斷,大溪老街的許多牌樓都出自萬華龍山寺匠師陳旺來之手,

如德記、松茂茶棧等精彩作品。

DSC01805.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DSC01806.JPG - 再訪  大溪和平老街

這條老街上,傳統木器、豆香、竹玩、藝品、地瓜餅與咖啡香。

交織出這建築之美以外的丰采,一種屬於這條街道獨有的文化;

而經常性的大大小小文化或社區活動,

更為這條街道憑添活潑與熱鬧的氣息…………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