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舊稱「興隆居」,是以前清代鳳山縣縣治的所在,還蓋了台灣第一座土造城牆,
因為軍隊駐守於縣城左側,所以稱為「左營」,舊城也就是左營的「鳳山縣舊城」,
其範圍包括今蓮池潭、龜山到左營大路一帶。
左營從日治時期被闢為軍港,光復後延續成為海軍基地,並廣設眷村,
也因此而成為風格獨特的眷村文化。
台灣地名裡面有「營」、「鎮」者大多是鄭成功屯墾所留下來 的,左營也不例外。
鄭成功在現今的左楠一帶設有「前後左右中」五個「衝鎮」。
「前」是前鋒、「後」是後勁、「左」是 左營、「右」是右沖(右昌)、「中」是中權。
現今除了中權以外,其他四個地名都還沿用至今……..
狹義的左營舊部落,僅僅指蓮池潭周圍,左營、店仔頂、埤仔頭、廍後、洲仔等莊頭。
廣義的除了此地區之外,還包含了鐵路以東的新庄仔、新吉莊及菜公,雖然位於鐵路以東,
但是實質上屬於傳統社區,所以若以廣義角度來看,可以劃進舊部落。
標準的說法,即是以開發年代而言,以蓮池潭周圍各角頭廟宇的庄頭,
都可稱作為舊部落。
廍後的廍字是古代製糖的作坊的意思。
過去的製糖作坊稱做「廍糖」,通常是個簡陋的草寮,裡面有個獸力推動的石磨,
並且升柴火就地煮糖。
台灣盛產甘蔗,製糖業興盛,所以有很多和糖部有關的地名。
廍後街上有一日治時期的洋樓私宅。
大門上有著一甲恒三壯、千家逸久興的門聯 ……..
因為好奇在門外眺望,屋主好心讓我進入近距離觀看。
並說明為王姓人家。
但並未獲取此一洋樓更多的故事。
繞出來左營大街,街上殘存的街屋不多;
最知名的當屬有著綠色外牆的三樓冰茶室…………
海軍白色恐怖事件,發生於1949年間。
當時海軍總司令桂永清下令拘捕一千多名海軍官兵,進行思想改造及拘禁迫害。
海軍多位重要將領,如劉和謙、鄭本基、朱成祥等人,都曾是受害者。
據海軍總司令部的統計,共有1196海軍官兵因此事遭受拘禁,
失蹤及遭處死人數無法統計。
位於左營大路上的三樓冰茶室,全名為「海軍總部情報處臺灣工作隊」,為自大陸押運至台的
閩系海軍官兵初步拘禁之場所,地下室即為當年的刑求處。
三樓冰茶室是日治時期末期所建的建物之一,與埤仔頭的「十間樓仔」同一時期。
一大排樓房除了冰茶室之外,還有黃查某富商的住家,上面鑲嵌一個黃字的即是,
在樓房的南側還有著三樓冰茶室的廣告。
左營的街道,
在夏日的午後匆匆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