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人推崇徐渭,遂使其「青藤」之名美譽天下。
然而,與之並稱「白陽青藤」的那位白陽先生,則鮮有人知。
甚至在上世紀的書法著作中都找不到這位白陽先生的名字。
陳淳(1483–1544)(另一種說法是1482-1539),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字道復,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
他的有些作品,所畫質樸,可以看出受沈周畫法的影響, 從他現存作品中即可見風格和用筆,
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
在繪畫史上,陳淳與徐渭並稱為白陽、青藤,
其繪畫當屬文人雋雅一路的,即白陽一派。
近些年來,白陽先生的行草作品逐漸被認識,書壇逐漸將其定位為
「吳門書派鼎盛時期最具代表性書法家之一」。
甚至認為,「書法中的沉著飛動筆墨氣象,恐怕文、祝、王三人都難以超出。」
這位白陽先生就是陳淳……
其早期小字行草風格接近於文徵明,用筆精細,後期一變為率意縱橫,
草書的抒情性得到極大發揮,開啟了晚明個性書法先聲。
陳淳出自書香世家,同為蘇州人,陳家與文徵明是世交,
少年時代的陳淳自然得以跟從文徵明學習,主修舉子業、兼修詩、書、畫等。
後來,陳淳成為了文徵明門下聲譽最高的弟子。
然而三十三歲那年,陳淳父親因病離世,成為陳淳的人生轉折點,他開始消極厭世,
崇尚玄學,以詩書畫酒為伴,並開始與妓女交往。
這也成為與老師文徵明產生裂痕的直接誘因。
文徵明生性惡妓,一次陳淳宴請老師,請來了歌伎,文徵明罷席而去。
這次之後,二人反目,陳淳以改書畫風格來劃清與文徵明的界限,
自此絕不作細楷字,亦絕不作小山水圖。
陳淳自立門戶的兩個「絕不作」讓文徵明大為震驚。
他只用了十多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向「筆下浩然」的另一路書畫風格的轉變,
這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
不過也看出,陳淳可能骨子裡並不是由衷喜愛文徵明那一路端莊、規整、秀美的風格,
只不過籍此契機,加上他本性瀟洒豪意,順勢而出罷了。
陳淳少年時作畫以元人為法,作畫工細,深受水墨寫意的影響。
陳淳中年後間作山水,筆法放縱,自立門戶。
技法學米友仁、高克恭,多以江南風景為題材,手法簡練,極具文人生活情趣。
其潑墨之功,往往見於畫煙雲之中。
文徵明後來對人說:「吾道復舉業師耳,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
其實這並非是惡語,而是高度讚許的話。
陳淳的寫生畫,一花半葉,淡墨欹毫,自有疏斜歷亂之致,深受當時文人士大夫的讚賞。
所畫質樸,可以看出受沈周畫法的影響,從其現存作品中即可見其風格與用筆,收放自如。
是繼沈周、徐渭、唐寅之後對水墨寫意花鳥畫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畫家。
明清以來畫家,尤其在花鳥畫方面,受其影響極深。
近代畫家如蒲華、吳昌碩,齊白石等,在詩文題書畫中,
都對陳淳做出了極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