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化街初建於清朝咸豐年間,19世紀末以來一直是臺北市重要的
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
18世紀中期,大量泉州移民,與一些漳州人,定居臺北艋舺,
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
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1853年,艋舺的泉州三邑頂郊郊商,竟然燒毀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艋舺祖師廟,
借道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史稱「頂下郊拚」。
同安人大敗,先奔往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再轉到大稻埕,
沿著淡水河建起毗鄰店屋,建造奉祀地方神霞海城隍的廟宇。
同安人會聚集包含大稻埕一帶,與附近的大稻埕碼頭息息相關。
19世紀中期,尚未淤積的台北淡水河,可航行來自閩南一帶的戎克船。
這些大稻埕碼頭帶來的船利,除了方便移民人潮上岸外,更可帶動商業的運作。
於是街道以南方碼頭為基準,逐漸向北擴展。
因為南街多為沼澤溼地,而率先成為街道規模的是中街。
現今的迪化街一段,包括清代的益保裕街、杜厝街、普願街、中北街、北街、南街、蘆竹腳街。
隨著日治以後路名整併,先後稱永樂町通、迪化街。
而當地民眾通常以民生西路為界,以北的迪化街稱北街、以南稱南街。
經過1980年代的廢存爭議之後,1996年開始,保存原狀的迪化街除了成為台北市
最古老街道外,也於每年農曆春節前夕擴展成規模盛大的「台北年貨大街」。
不僅如此,迪化街也同樣維持相同的批發商業功能。
據統計,2005年的迪化街附近共有100多家的紡織公司、300多家布行、200多家中藥材鋪。
迪化街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為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市街,長約800公尺。
其中大部分建築經刻意留存,因而成為臺北市保留最完整的老街。
19世紀至20世紀中期,臺北的發展約等於大稻埕商圈的發展,
而大稻埕約略就等於迪化街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