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貴德街73號的陳天來故居,即是昔日的「錦記茶行」,這棟仿巴洛克風格的3層樓
建築物興建於1920年,1樓為交易空間,2樓為茶商招待所,3樓為住家之用,外觀氣派、歐式風格,
建築體分為中央主體與兩側衛塔,主體上有垂花、拖架等裝飾,
還有古典立柱、大拱廊等結構,十足浪漫情調。
過去是大稻埕茶商固定聚會品茗、遠眺淡水河碼頭的招待所,名聞遐邇;
後方並有私人花園毗鄰港仔溝(今西寧北路),
是大稻埕20世紀上半葉風華歲月的重要見證。
陳天來 (1872 – 1939) 福建南安人,
生於清同治11年(1872),卒於日昭和14年(1939),享年68歲。
陳天來為陳澤栗之次子,由於兄長陳天椿 (陳守山父)早逝,從小就幫忙店務耳濡目染生意之道,
他的父親父親陳澤栗早年曾受聘於廈門英商怡記洋行,與當時擔任買辦的李春生極為熟識,
李春生與杜德由艋舺轉移至大稻埕經營茶業後,大稻埕洋行茶商逐漸聚集增多,陳天來也隨父親
渡海來台,剛開始為經營專供茶商培火用的木炭,而陳天來為更了解茶商的需求,
曾回到有「茶鄉」之稱的故鄉福建南安,探尋了解製茶的過程和方法。
後來陳天來了解了茶業獲利頗豐,便於於光緒17年(1891)在大稻埕開了「錦記茶行」,
當時年輕的陳天來才剛滿20歲,ㄧ開始以烏龍茶為主進行茶業製造、販賣;
可是在之前自1873年以後,由於受到世界茶業競爭的影響,加以臺灣茶葉價格已高於其他地區,
大稻埕洋行覺得沒有利潤而逐漸停止收購,因此外銷訂單銳減,台灣烏龍茶一時之間敗市,
有的茶商為了求生存,於是就將台灣的烏龍茶運至福州,由製茶師傅改製成花香茶(包種茶)。
到了1881年,福建同安茶商吳福源帶領製茶師傅來臺,
在臺北大稻埕開設源隆號,直接在大稻埕加工生產包種茶,因此到了錦記茶行開業時,
市場之主流即以包種茶為大宗,陳天來也順應潮流,成功地開拓南洋市場,將台灣包種茶
銷往東南亞各地,在爪哇、汕頭、井里玫等地都設有錦記支店,
業務範圍遍及新加坡、沙勞越、北婆羅洲等地,對台灣茶在南洋市場的擴展貢獻頗大,
除此之外在同一時期也經營匯兌業務,在臺南、廈門設有支店,在上海、香港、神戶
設有代理店,事業登上高峰,當時「錦記茶行」的輸出量甚至高達台灣茶葉輸出量的1/10。
1932年,「錦記茶行」改組為公司組織,名「錦記製茶株式會社」,
由陳天來的長子陳清素、次子陳清秀分別接管南洋、新加坡等分店經營,
以推展台灣茶外銷業務。
後因受二次大戰影響,南洋戰區紛亂商業幾近,停擺1952年,
由陳天來四子陳清汾籌組的「台灣茶葉聯營公司」。
因敵不過世代環境的變遷,結束長達62年茶葉產銷業務,
「錦記茶行」正式走入歷史……….
陳天來曾擔任過大稻埕壯丁團長、臺北市協議會員、臺北州協議會。
除此外大稻埕多處知名場所他也多有參與經營,例如1920年獨資興辦「大稻埕幼稚園」,
投資經營娛樂事業如台北永樂座(1923)、蓬萊閣、第一劇場(1935)等。
位於貴德街的錦記茶行為陳天來事業高峰之重要見證,
在大稻埕全盛時期二樓時常聚集茶商名人於此品茗宴客,其空間配置也
反映了茶商當時生活機能及文化,為大稻埕風華年代成功商人住居之代表作。
建築主體使用優良建材,雖歷經歲月依然完好,
其精緻的細部裝修充分展現了經典工藝之美, 建築風格呈現1920年代
臺灣多元發展的特色,
深具時代歷史意義及建築美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