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志 卷十 宗教禮俗志》根據乾隆38年(1773)「彌陀寺記」記載,
諸羅知縣周鍾瑄本於康熙54年(1715)修築諸羅山大圳時建彌陀寺,
然任期已滿而無重工。
乾隆17年(1752)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僧侶苑藏前來諸羅八掌溪畔募建寺院,
乾隆37年(1772),時任諸羅知縣的周大本見彌陀寺頹毀,
遂號召諸羅城士申隨緣佈施重建。
《續修台灣府志》中記載彌陀寺建於乾隆23年,
因此可知此寺建於乾隆17年至23年之間(1752~1758);
乾隆37年重建;道光年間倡修;明治42年(1909)改建,
於大正4年(1915)竣工;昭和16年(1941)因地震修建;
民國64年重建,歷時10年完工。
八掌溪畔的彌陀禪寺—亦稱彌陀寺,有些老一輩的嘉義人會以「阿彌陀」稱之—
創建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是嘉義城外歷史悠久的古寺,並以「彌陀晨鐘」
名列嘉義八景之一。
彌陀禪寺附近溪畔曾是早期八掌溪義渡所在,
透過公共資源協助民眾渡溪通行。日治時期於寺前設有鐵線橋,
在目前使用的忠義橋完成之前,彌陀禪寺可說是從嘉義縣中埔鄉進出
嘉義市的重要入口意象。
彌陀禪寺建築曾歷經數次改建,
日治末期嘉義市大力推動「眾神歸天」政策,
彌陀禪寺未受波及[note]日治時期嘉義市推動「眾神歸天」政策,導致許多
寺廟被廢,彌陀寺為少數未被波及的廟宇之一。
昭和十七年(1942)因地震與水災導致廟基崩塌,
因此在地方士紳梅獅等號召之下,集資標購市中心慈濟宮等
寺廟拆除後的建材,於昭和二十年(1945)完成重建。
從彌陀禪寺戰後初期的老照片可見,
或因建材延用寺廟舊料,當時雖為日本殖民時期,
大殿外貌仍為傳統閩南寺廟建築風格,
並一直維持到民國六十二年(1973)再度改建為止。
日治初期明治年間,彌陀禪寺亦曾因地震而損毀,
直到大正二年(1913)大崗山義敏和尚來到彌陀禪寺
主持重建工作、振興廟務。
彌陀禪寺在2009年特地聘請景觀設計師,
將現有禪寺庭園重新規劃施作,整體風格仿日本「枯山水」庭園,
並依台灣傳統龍虎邊風水進行設計:
龍邊採律動水流,而虎邊則以平靜湖面進行佈局配置。
八掌溪流經嘉義市區,舊名為「八槳溪」。
早期有五處渡口,最東側的就是彌陀寺500公尺處的「八獎溪義渡口」。
在早期渡口的生意由民間經營,商家常向人民樂所渡船費用,
造成人民困擾。後來嘉義地區的仕紳、商家合資購置田地,將此做為
義渡產業的資金來源。
後人為了紀念此項公益,便設立了八獎溪義渡碑記。
不僅紀念先民的奮鬥歷程,也表現出八掌溪曾代表的重大商業貿易地位。
後來因鐵線橋的建立而取代了渡口的功能,
義渡的事蹟也走入歷史,
留下碑文紀念供人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