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埕區早期是高雄市的政治經濟中心,

位於高雄市市中心的中南部、左倚壽山、右環愛河、

南臨高雄港、地勢平坦成三角形,

是高雄市唯一無煙囪工廠的行政區,

景觀兼具山、河、海、綠地為一體,

為本市最優質小而美及最適宜居住的行政區,

東面沿著愛河與前金、芩雅區為界,

西側以臨港路與鼓山區為鄰,

南側隔著高雄港與旗津區遙遙相望。
  
鹽埕顧名思義是一堆堆白色皚皚水晶狀體的鹽田,

清康熙年間,閩南漳州人趙天等,依官府之招徠移至打狗闢田,

後因屏山崩、洪水漲溢,鹽田流失,而遷移此地,

其靠近鼓山者為「鹽埕埔」,

高雄港築港工程全面施工時,將港內挖出之泥沙填平鹽田後,

始有此新生之地「鹽埕區」的誕生,

並在本區原市政府舊地設市治(市役所)。
  
鹽埕自日治時代,工商繁榮可說是台灣的銀座,

當時燈紅酒綠、夜夜笙歌、舉凡各種西式、日式的流行

時尚風格,迅速的在這個小小的區域裡流行起來。

直至日本人離開,美軍進駐,流行力很強的鹽埕區

除了酒家,又多了西式PUB酒吧,

加上愛河的浪漫美景做為背景烘托,

鹽埕一度是高雄市最繁華奢靡的地區……

友松醫院位於今高雄市鹽埕區新樂街與鹽埕街交叉口,

日治時期編為鹽埕町五丁目,靠近榮町(舊名鹽町),

為昔日高雄市參議員駱榮金(友松榮三)故居。

駱榮金友松醫院專治外科,尤其以皮黴科、淋毒科、

梅毒科為專門,醫院的區位選擇及遷移與當時鹽埕地區的

發展以及其主治花柳病之醫學專科有關,因遊廓地區外來移民

勞動者性文化市場,具文化特殊性,

亦能見證鹽埕地區之醫療發展脈絡。

友松外科醫院,係由駱榮金醫師所創立。

駱榮金在新竹出生,自小非常優秀,

1920年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便在新竹醫院服務,

曾於高雄茄萣開設私立醫院,爾後成為公醫,

到虎尾郡海口從事診療服務,1927年又前往天津的博愛醫院奉職,

1929年歸台後落腳高雄,成立友松外科醫院,

是皮膚科、梅毒科、淋毒科的專門醫院。

除了醫療事業外,駱榮金亦獲選高雄市會議員,

更是サカヱ商事株式會社社長、民報商事社取締役、新高建築

信用組合理事,以及興業信用組合(今高雄三信)理事,

遂成為鹽埕重要的地方仕紳,

是為鹽埕五虎之一。

友松醫院原先是設立在鹽埕町通(今七賢三路)上,

1936年選在鹽埕町五丁目22番地興建醫院新廈,

1937年完工後成為街區中耀眼的地標。

RC加強磚造的雄偉新式建築,運用了當時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

(Art Deco)之語彙,階狀退縮的量體、大門上及窗框周遭的

幾何立體的裝飾,皆有此特徵;

另外大量的水平元素(雨庇、陽台、女兒牆)、

圓弧處理的轉角,以及些許流線的造型,

更帶有點現代藝術風格(Art Moderne)的視覺感,

可說是當時候地方上造型最摩登的民間建築,

暖色調的洗石子外牆很是可愛。

正面兩側還裝飾有疑似基督教聖徒的西方宗教圖樣,

連接塔樓的女兒牆上還設有格柵狀的盲窗,

都是這棟建築的特殊之處。

戰後友松醫院改名做「民安醫院」,當地人常稱駱外科,

駱榮金同時擔任高雄市建築信用合作社(後改名為高雄四信)

的理事主席外,也曾參選過高雄市參議員,

但由同票數的李炳森抽籤後出線,

在高雄爆發二二八事件時期,由於收容大量逃難人的青年團

位在友松醫院附近,駱榮金當時也遭到波及,被士兵用槍托打傷,

僅肋骨骨折,所幸沒有進一步死傷,

由於當時有參議員罹難,

故在事件後由駱榮金遞補了參議員職位。

民安醫院(民安皮膚診所)至1955年左右,

由其女婿接手繼續經營,

但歇業後荒廢至今……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