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四年,清廷設台灣府,
下轄台灣、鳳山與諸羅三縣,關廟屬台灣縣。
清光緒十四年台灣縣改為安平縣,
關廟屬於當時的崇德東、外新豐、保東、永豐等四里。
乾隆十六年,大潭埤一帶風景秀麗,農業發達,而被列入
台灣八景之一的香洋春褥,即是以大潭埤為中心,用以
形容春耕之時稻香遍佈,
香即為稻香,洋則形容稻田遍佈之廣大,
為古地名香洋的由來。
明治42年(1909),關廟地區分為三大區八大字三十四個土名聚落,
由北而南依序是保西區保東里,關帝廟區外新豐里和崇德區崇德西里。
整個關廟地區的聚落在這段時間大約
已完成了聚落重組的過程。
大正9年(1920)9月第一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上任,
實行民政與警政分開政策,發布改革地方制度,原有的廳-支廳-
街庄社區-街庄社-土名的行政層級制度,改為州-郡-街庄-
大字-小字的層級,並以文官代替警察充任各層級行政長官。
全島改設為五州二廳,關廟地區由台南廳進入台南州時代,
隸屬台南州新豐郡關廟庄,下轄埤子頭、下湖、新埔、關廟、
五甲、深坑子、布袋尾及龜洞八大字。
關廟市街範圍涵蓋了廟街仔三村 : 關廟村、山西村及香洋村。
關廟村境內有關廟分駐所、戶政事務所、關廟郵局文衡支局、
關廟國中、台電服務所、消防隊、圖書館、和鄉立托兒所等機構,
是關廟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所在地;
山西村村名之由來源自奉祀關聖帝君的山西宮位居村境內。
聚落早期的發展集中在過坑仔與廟街仔,過坑仔西側受制於地形
的影響,當聚落人口逐漸飽和時,聚落開始往文衡路東側迅速發展,
目前已與香洋村、北勢村和新埔村連成一氣。
老街區多集中於該二村境內…..
現存的街屋則集中於
傳統市場所在的廟街仔區域之內。